1 / 4
文档名称:

农村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0/1/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流动党员管理制度一、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应事先向党支部报告。二、党员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的,将其组织关系转至所在地区或单位党组织。三、党员临时或季节性外出且无固定地点的,组织关系仍由原单位党组织管理,并报乡(镇)党委核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四、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在点相对集中的,建立临时党小组。五、外出党员和临时党小组负责人应主动经常与党支部保持联系,定期汇报情况。外出党员接到党支部有重要活动通知后,应按时返回。六、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七、对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积极接受他们的组织关系和党员身份证明件,安排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和过组织生活。流动党员基本信息登记制度1、流动党员在外出前要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原因、外出地点、外出时间、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2、流出地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的基本情况利用党内统计信息系统建档立案。3、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要动态掌握辖区内流入和流出党员的基本情况、日常教育管理情况、生活就业情况以及服务需求等,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制度1、设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2、设立网络服务窗口,为流动党员落实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或其他需求提供咨询服务。3、专用电话号码或服务网址要向社会公开,并在电信部门登记。4、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接听和受理流动党员的咨询服务电话。5、建立本地区党务工作基本业务信息目录,畅通与街道(乡镇)社区党组织、各大系统、人才交流中心以及公安、劳动、民政与社会保障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渠道,以便及时受理流动党员咨询,为流动党员提供有效服务和帮助。6、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的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可与同级党委组织部或街道(社区)乡镇党组织设立的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合并使用。流动党员远程教育制度1、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开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专栏,开展网络咨询和服务工作。2、若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开通后,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建立终端接收站点,组织引导流动党员参加远程教育。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制度1、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要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流动党员及其家庭,了解生活生产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2、党员返乡后,党组织通过走访、慰问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与交流,鼓励和支持他们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使他们同样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3、“七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增强流动党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调查研究制度1、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要适时组织开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工作现状。2、听取流动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议意见,及时向党组织反馈他们的呼声和要求。3、提出加强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为党组织决策提供依据。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1、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全年平均每月安排一次,每月27日为流动党员组织生活日。2、党的组织生活形式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教育感人。3、每一次党组织生活,都要事先有布置,事后有检查,认真考勤,详细记录,保管好有关活动资料。服务承诺制度1、保证工作时间有人在"窗口"服务。2、实行首问责任制,为服务对象提供周到服务。3、属于本窗口办理的事项,能办的事马上办,不能马上的,实行限时办结服务,做到件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