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传统古村落的评价及保护? ?——以安徽省西递宏村为例葛立傲摘要:在传统文化不断被破坏的今天,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在保护古村落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其外部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古村落的评价,只有我们分析,评价完问题,才能从其遇到的问题而加强保护。本文以安徽西递宏村为例,研究古村落的价值,分析,评价古代村落,研究古村落的保护方法。关键字:古村落,聚居环境,遗产价值,保护利用一:前言在城市化与商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传统古村落是保留较大历史改革,具有特色的民俗民风。虽历史悠久,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与使用的村落。古村落是乡村建设发展的缩景,也是传统文化的遗迹,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和建筑特色。例:安徽的西递宏村,徽州呈坎古村落,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等均属此类二:传统古村落的价值评价传统古村落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历史悠久性,保护完整性,建筑的乡土性,环境协调性和文化传承的典型性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从而保证传统古村落的独特价值(表一)[1](1)历史的悠久性。对于传统古村落来讲,时间价值是最能反映遗产的珍贵性指标,西递宏村古村落的评价具有时间跨度较大的特征,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而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但现在大部分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2)保护的完整性。完整性要求传统古村落必须具有完整的村落形态,具有完整的时间序列和完整的人文生活三个特点。而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3)建筑的乡土性。聚落环境和传统居民不是刻意保护的结果,而是在人们长期生活中得以保存的空间。传统古村落居民生活的现代化,使传统古村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之改变的就越是传统古村落及建筑形式,有的村落在变革中保存下来,成为靓丽的风景线(4)环境的协调性。环境的协调性是传统古村落“天人合一”的重要体现,传统古村落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村落及其周边景观环境具有独特的协调性,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村落建设中去,并构架起与景观环境完全协调的村落(5)文化传承的典型性。文化传承的典型性是传统古村落所继承并有效发挥的传统文化特征,是人们创造自然,认识自然并将对自然独特的理解方式运用到村落建设中,并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成为村落的典型三:西递宏村传统古村落的遗产价值与特征(1)传统古村落是居住,生活,生产活动的物质载体,综合体现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乡土特色和独特生活方式,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凝固。【2】西递宏村位于美丽的黄山风景区,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真实体现在传统古村落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的积淀中,传统古村落的选址,乡土建设,居住环境都讲究五行风水,其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下形成的人居生态之美(2)从建筑形态上来看,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