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图文.doc

格式:doc   大小:3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图文.doc

上传人:q1188830 2020/1/7 文件大小:3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图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5/8/189附件:模型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  低影响开发模型是模拟城市降雨、产汇流、污染物消纳、雨水滞蓄等一系列内容的工具,以支撑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的科学决策。  模型计算会产生大量以复杂形势存储的计算结果,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为模型模拟可视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将复杂数据图形化,方便了用户对模拟结果进行直观的理解和分析。目前,国内外有众多的基于GIS的排水管网模拟软件供使用者选择。包括暴雨管理模型(SWMM)、储存处理和漫流模型(Storage Treatment Overflow Runoff Model,STORM)等共享软件,以及DHI MIKE系列、Wallingford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系统(InfoWorks ICM)、eWater MUSIC(Model for Urban Stormwater Improvement Conceptualisation)、XPdrainage大量商业软件。 9附件:模型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    数据的准确与完整是模型构建的基础。低影响开发模型所需主要数据内容和类型见附表1,也可参考《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建城[2013]88号)以及相应模型说明文档。  根据不同规划设计尺度,模型所需要的数据精度也不尽相同,保证精确性的同时,应兼顾模型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模型数据精度要求设计阶段总体规划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施工设计阶段专项规划阶段推荐精度1:5000~1:100001:500~1:10001:100~1:5001:100~1:5001:100~1:10009附件:模型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   按模型数据格式需求,将收集数据进行数字化整理,并转换为模型可识别的类型,本导则以基于GIS类型的数据(库)格式作为示例。  不同类型数据通过坐标校正、分层处理后输入模型,并对河网、下垫面、管网、低影响开发设施等模块进行连接。  数据整理转换完成后,需进行数据准确性以及拓扑关系检查。主要包括管网、河湖水系、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及相互之间相对位置与连接关系检查。 9附件:模型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   对于管长、管径、地形等确定性参数,通过现场实测等手段验证所收集整理数据的可靠性。  针对难以测量,资料缺失的参数,可通过研究区域的大量相关数据,结合经验进行参数取值范围的设定,并通过模型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识别与率定参数,以使模型更加真实的反映排水管网的排水规律。  参数率定是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以优化参数的过程。一般采用人工试错法以及基于优化思想的参数自动优化方法。 9附件:模型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应用   规划设计前,首先利用模型对现场进行评估,通过GIS空间地理分析技术,对研究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