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兰溪棹歌.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兰溪棹歌.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兰溪棹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兰溪棹歌》资料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又作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唐代诗人。少年时跟随萧颖士学****有才名,安史乱起,避乱江西鄱阳。大历至建中年间,曾任河南转运留后、东阳县令、江西节度使幕府判官。贞元二年辞官还乡,四年又被任命为容州刺史,故而后人称其为“戴容州”。戴叔伦山水诗语意清丽,风调秀美。理解诗意:一弯残月如同纤细的眉毛,斜挂在水洼边的柳树梢头;雨后清爽的空气,使人感到一丝凉意。月亮的清辉,泻落到清澈的溪水,平静的水面如同镜子一般,反映出越种恬幽的山色。一连数天的春雨,打残了盛开的桃李。片片残红,落入猛涨的溪水,鱼儿嬉戏着春水,欢蹦乱跳,半夜里竟然调皮地跳上了溪边的浅滩。注释:①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县西南。棹歌:渔民的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兰溪,现为兰溪市(县级市),现代素有“小上海”之称,因其水运发达繁荣之故。该诗中“越中山色镜中看”的“越”应解释为古越国地为妥。该诗为唐代著名诗人戴叔伦途经兰江而作,不应泛指“东南沿海地区”。古越国辖“十四州”为江浙赣一带。李清照《题八咏楼》中写道“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说的就是离兰溪约四十华里的金华城。②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③越中: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④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开时下的雨。赏析: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是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捎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然而对于泛舟溪上的渔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还在春潮渔汛:"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一连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桃花雨"不仅明示季节,更见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拔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这首诗,从头到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花卷中,,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使整个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一个“凉”字,令人觉得春寒犹在,一个“镜”字,使人感到月夜的静寂。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出自文人笔下。三、四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上下两联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也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夜江边休闲式的捕鱼图。学****桃花溪》资料【注解】:1、飞桥:高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