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论中国同宗民歌的判断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189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中国同宗民歌的判断标准.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1/11 文件大小:1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中国同宗民歌的判断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中国同宗民歌的判断标准——谈类型性与变异性在同宗民歌中的综合体现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高乐[摘要]:中国民族音乐中普遍存在着“同宗”现象,中国同宗民歌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是一个经历了历时性和共时性长期作用的立体文化,及经历了纵向的传承保留,又经过了横向的传播变异。所以,类型性和变异性这两大特征,在同宗民歌中最为显现。中国同宗民歌又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它包括了汉汉同宗、少少同宗以及汉少同宗,甚至还包括中外同宗的现象,所以,同宗民歌的源头和形成原因就显得极其复杂。本文将试图通过类型性与变异性在同宗民歌传承与传播中的具体民族案例,以及两特征之间的关系,来论证从特征的角度看,类型性与变异性是同宗民歌的判断标准。[关键字]:同宗民歌类型性变异性引言类型性和变异性是中国同宗民歌的两大显现特中国同宗民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征。一方面,它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尽量保持原样的倾向。所以,在历代的传承过程中,在全国各地留下了许多同宗的类型性民歌。另一方面,它又不是一个自然实体,而是一个具有极度开放性的流体。其变异性无处不在,要求一成不变是不现实的。当它横向的从这一地域流传到另一地域时,这时就会产生一种文化现象,就是“流变”。流变,是文化传播的必然结果。所以,中国同宗民歌这一系列的复杂问题就给研究它的学者们带来了一些困难。需要用人类学中的整体论观点去研究。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复杂的矛盾体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如若没有这么复杂的矛盾,就不会形成同宗民歌这一文化现象。同宗民歌的产生就是类型性与变异性共通作用于民歌身上的结果,只具有类型性不具有变异性的民歌,那就是同一首民歌,所以根本不存在;只有变异性没有类型性的民歌,只能说他们是很多不同类型的民歌,不属于同“宗”民歌这一范畴。所以,初步看来,类型性和变异性在民歌中的综合体现,成为同宗民歌的判断标准。一、中国同宗民歌的概况一)“同宗音乐”一词的产生背景及“同宗民歌”的定义1、产生背景“同宗”一词,原在宗法社会指同一大宗,后泛指同一宗族或同姓。《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天下同宗,死于长安即葬于长安,何必来葬焉。”曹禺等著的《胆剑篇》:“苦?成---年五十五岁,姒姓,与勾践同宗。”音乐领域之所以引用“同宗”一词,也是为了方便探讨具有某些同一特征的音乐形式。“同宗音乐”研究的最终确立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1)雏形期:上世纪50年代,已有些音乐史学家和民族音乐学家对此问题开始关注,但并没有用到同宗音乐一词。如: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辞源》,商务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第一册第476页。?《现代汉语大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1131页。appearanceoftheweldappearancequalitytechnicalrequirementsoftheprojectmustnothaveamoltenmetalstreamdoesnotmeltthebasemetaltoweld,weldseamandheat-affectedzonesurfacemustnothavecracks,pores,defectssuchascraterandash,surfacesmoothing,-+,,totallengthoftheweldsonbothsidesundercutnotexceed10%oftheweldlength,,andshouldnotbegreaterthan2mm(wallthicknessmmt),neat,nosignificantphenomenonofconvex,closetonature,,returnedtorusted,,slotwi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