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附件2:(1)方案未编制、或方案有欠缺、或未按方案搭设、或未验收就使用,或未达到钢管扣件刚性标准;(2)架体拉结缺损、拆除;(3)地基沉陷、悬挑梁严重变形、防坠防倾装置缺失;(4)架体超载;(5)钢管壁厚达到设计要求、扣件材质缺损或未到规定紧固力矩。(一)落地式的脚手架(1)地基沉陷变形;(2)架体超载、钢管壁厚达到设计要求、扣件缺损或未到规定紧固力矩;(3)架体连墙件拉结不到位,造成脚手架体变形。(二)悬挑式的脚手架(1)架体连墙件缺损、拆除;(2)悬挑梁固定装置失效、悬挑梁变形超限;(3)架体超载;(4)钢管扣件缺损或未到规定紧固力矩。(三)悬挂式或上挂式的架体(1)架体拉结缺损、拆除;(2)型钢固定、防坠防倾装置失效;(3)钢架体超载;(4)钢管扣件缺损或未到规定紧固力矩。(一)落地式的脚手架(1)脚手架搭设前须编制脚手架、支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才能实施,超过一定高度的须经专家评审;(2)脚手架基础地基须经地基处理,整平、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及承载力标准;(3)钢管须进行检查验收,壁厚达到设计标准,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等缺陷;(4)在投入使用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须悬挂“验收合格牌”,在使用过程中须进行日常维修保养。(二)悬挑式的脚手架(1)悬挑式脚手架应编制专项方案,并进行受力计算,超过20米高度应组织专家评审;(2)防坠落装置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按JGJ130规范设置固定装置,并确保砼强度;(3)立杆、拉结点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随意更改;(4)在投入使用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须悬挂“验收合格牌”,在使用过程中须进行日常维修保养。(三)悬挂式或上挂式的架体(1)悬挂式脚手架应安装防坠落、防倾覆装置;(2)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应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并确保砼强度;(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安装防倾覆装置,技术性能应符合规范要求;升降和使用工况时,最上和最下两个防倾装置之间最小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随意更改;(4)升降工况时附着支座处建筑结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安装同步控制装置,同步控制装置的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达到要求方能作业;(6)升降架体在升、降前、后须进行验收,达到提升标准方能提升或使用。(1)架体围档封闭不严;(2)脚手板出现“探头板”;(3)走道板(笆)损害未及时更换;(4)违章攀爬脚手架。(1)擅自拆除脚手架围档,封闭设施或架体维修保养不周;(2)未正确使用安全保险装置,或缺乏个人防护用品;(3)脚手架搭设无人行斜道,个人图方便走近路。(1)脚手架要边支立边挂好防护网,做好封闭防护措施;(2)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或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或寒冷地区开冻后、或停用超过一个月后,均应组织检查与验收;(3)在恶劣天气下或者风力达到六级以上时应停止作业;(4)应加强使用过程中的保养和维修,不得擅自拆除受力钢管扣件;(5)按规范要求保证人员上下脚手架通道齐备。(1)架体围挡封闭不严;(2)施工中作业人员有抛物品行为;(3)架体局部载物不当;(4)安全防坠措施不全。(1)架体搭设未按规范有效实施,专项方案中未涉及;(2)使用过程中围护保养不及时,围挡封闭状况发生变动;(3)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有抛扔材料、工具行为;(4)架体上载荷集中,造成脚手板或围挡缺损;(5)地面安全通道防坠棚缺失或者搭设不规范。(1)钢管扣件应达到标准规格,架体必须设置纵、横向水平杆及纵横向剪刀撑,交汇处用活动扣件相互连接紧扣;(2)脚手架要支立边挂好防护网,做好封闭防护措施;(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或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或寒冷地区开冻后、或停用超过一个月后,均应组织检查与验收;(4)高处作业不得向下或上抛扔材料和工具,并在其坠落半径设置防坠棚与警戒设施;(5)在恶劣天气下或者风力达到六级以上时应停止作业;(6)应加强使用过程中的保养和维修。(1)违章动火;(2)违章堆放易燃物;(3)违章用电。(1)脚手架上动用明火未申办动火手续;(2)防火措施欠缺,或缺乏现场监控;(3)架体堆载易燃物品。(1)架体上严禁堆载易燃物品;(2)逐步推广使用不燃材料作通行笆,绿网应使用阻燃型的网;(3)现场动火应申办“动火许可证”,配置随机灭火器材,并对动火、监护人员进行书面交底;(4)审核人员事前须检查现场,消除危险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