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201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精讲(七).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精讲(七).doc

上传人:zhuhl0912 2014/3/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精讲(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理》重点知识精讲(七)
居住区规划
1. 居住区的组成要素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2. 物质要素—由自然和人工两大要素组成。
3. 根据工业类型基本上可分为:建筑工程;室外工程。
4. 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5. 居住区的环境组成:内部居住环境;外部生活环境。
6. 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空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视觉环境;生态环境;小气候环境;邻里和社会环境。
7. 合理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米,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
8. 城市道路的合理间距一般应在600—1000米之间,城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千平方米左右。
9. 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一般约5万人,少则3万人左右。
10. 按居住区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城市内的居住区;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
11. 居民在居住区内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决定因素。
12. 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基本的形式有: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13.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4.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居住环境的整体性、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灵活性。
15.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美观要求。
16. 现代住宅如按不同的使用对象,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供以家庭为居住单位的建筑,一般称为住宅;另一类是供单身人居住的建筑,一般称为单身宿舍或宿舍。
17. 从用地的角度来看,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加大进深也有利节约用地;
18. 住宅的规划布置应建立在建筑群体结合的基础上,与居住区总的规划结构相结合。
19.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行列布置;周边布置;混合布置;自由布置。
20.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整体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