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马克思第二章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克思第二章总结.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1/1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克思第二章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克思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是人改变外部世界,二是人认识外部世界。马克思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认识产生的客观过程,论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分析了认识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一、认识的产生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认识和意识本质上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个人思维的发展过再现着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史。2、认识论和本体论意识或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的关系。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3、认识和认识论认识是指人的认识器官—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认识是一个过程。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论是一个理论。认识在先,对认识的研究在后。认识与认识论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哲学上,把认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归结为人的思维能不能反映,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实践性是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观点,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发生是致的。(2)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3)书本上的、他人的知识仍然是从实践中得来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3、实践是检查认识真理性的唯一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实现对客现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1、认识主体(谁在认识就是认识主体)(1)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具体的人。(2)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主体的历史性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在劳动和创造的过程中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主体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主体的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3)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它的自身的结构分为个体、群体、人类整体。个体是最小的认识单位,个人认识活动受到个人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阅历、个人的生理状况等主观因素的限制。群体出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受到群体自身的制约,二群体的认识也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体的局限。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整体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2、认识客体(认识什么,是主体的对象)(1)认识客体的含义和结构: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自然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