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docx

上传人:1322891254 2020/1/20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摘要: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发展近60年,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是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面对当前国内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种种质疑,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所具有的优越性有个清晰的认识和判断。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生产力中国模式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是崇高理想、科学学说、现实运动和社会制度这四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对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结合这四个层面来分析和认识。其中,制度层面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键,是确立全面而科学的认识论。长期以来,许多人奉行“经济增长快等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念,这是极为偏颇的。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应当是一个以生产力为基础、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体现着社会进步各要素之间本质联系的综合体。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导,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应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生产力快速发展,二是人民共同富裕。自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得以空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空前提高,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显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我国已得到了有力彰显。然而,国内外总有些人(包括国内青年一代的部分人)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对上述基本结论也未必完全认同。因此,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时,可以依循以下三个方面,从而避免空洞说教,得出让人口服心服的结论。一、过去和现在的对照众所周知,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在那样的基础上起步搞社会主义建设,要使生产力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其艰巨性和长期性可想而知。应当承认,社会主义目前确实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而主要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实际上,回眸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到60年的历史,我们发现,即使是在那样落后的历史基础之上,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仍然在短期内就取得了辉煌成就,从而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仅以经济发展为例:中国在改革以前,尽管发生了许多失误,走了不少弯路,但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改革以后,从1978年至1997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巨大提高:自1978年至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至4140元。平心而论,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逐渐显现,而且日益扩展,体现在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承认这一点,不是闭目塞听,就是别有用心。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应该加以理论论证,也应该加以实践证实。从理论层面看,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论证是比较充分的,这首先应归功于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曾客观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而这弊端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最终将由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取代。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完全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种种弊端,因而具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