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武汉市城市规划.ppt

格式:ppt   大小:37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市城市规划.ppt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1/20 文件大小:3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市城市规划.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市城市规划总体规划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武汉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1030平方公里,总人口将达到118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4%。到2020年,武汉将实现宜居城市、创业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的发展目标。未来城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开放式的空间布局结构,以“双快一轨”的交通走廊为支撑,沿常福、汉江、盘龙、阳逻、豹獬、纸坊方向布局6大新城组群,建设四新、鲁巷、杨春湖3个城市副中心和常福、盘龙、阳逻等6个新城组群中心。规划控制主城外围、都市发展区两个生态保护圈和大东湖、武湖、府河、龙阳湖、青菱湖、汤逊湖等六条放射型的水系生态廊道。此外,总体规划还对全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市域城镇体系和新农村建设、工业用地布局、住宅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特色、城市水资源综合保护利用、城市能源保障、防洪体系、人防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进行了系统安排。汉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汉川市作为武汉外围与武汉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唯一被划入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的城市,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汉川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吸取了武汉市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和武汉城市圈关于汉川的研究成果,强化战略研究和专题研究,重点研究了武汉与汉川两市发展的相互联动作用,对城乡协调、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综合交通、景观建设、生态保护、旧城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布局意见。规划以充分的研究为支撑,在内容上增加了基础资料汇编和5个专题报告,并和武汉市经济研究所合作完成相关主题,规划成果内容完善充实。 规划构思: 汉川总规吸取了武汉市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和武汉城市圈关于汉川的研究成果,强化战略研究和专题研究,重点研究了武汉与汉川两市发展的相互联动作用,对城乡协调、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综合交通、景观建设、生态保护、旧城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布局意见。 规划内容和空间布置:汉川作为武汉外围与武汉经济联系强度最高的、唯一被划入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的城市,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本次总规范围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范围:即汉川市全部行政辖区,包括汉川市辖仙女山办事处、汉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14镇6乡,总面积1663平方公里。城镇体系规划为其主要内容。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三镇两场一区一乡一办事处“,即现有仙女山办事处、汉川经济开发区、马口、城隍镇、庙头镇、马鞍镇、汈东和汈叉养殖场的全部用地,。城区范围包括仙女山办事处、汉川经济开发区和马口、庙头部分区域,,,,是总规的重点规划范围。 汉川城镇体系以市域交通干线荷沙线和新北线为发展轴,以城区(城关、新河、马口)为核心,以分水、沉湖、刘家隔等为重点镇,加强南部沪蓉高速公路和北部兰杭高速联系,以省道荷沙和新北线梯度推进,形成“ⅹ字形”两条城镇轴。对于城区,规划以相对集中、合理分散、有机组合的布局形式,在城区形成“一主一次”的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汉川市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人以内,,人均建设用地不突破100平方米。 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关系,突出“全面对接、协调发展”的理念,实现汉川的错位发展。在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公众参与,为规划修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从城市宏观角度提出阶段性的土地控制总量和近期建设分量控制,突出强制性控制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武汉市汉南区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在汉南区乃至武汉市,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地区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城乡二元体下的各种矛盾和弊端的主要选择。受汉南区规划局委托,编制了《武汉市汉南区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规划区域总面积287平方公里。规划提出了汉南区“从边缘郊区走向节点新区”的发展定位,以及“融合、先机与多元”主导的发展策略,并提出了“一轴三极、三心四区”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整体框架。产业经济的城乡一体化增长机制:按照“工业立区、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建立“交通依托、点轴布局”式产业空间布局,构建由“一主轴、三次轴”构成的产业布局框架。资源环境的城乡一体化协调机制:建立以水系为主体的区域生态网络,形成“一轴、两带、四片、网状廊道”的区域生态框架,创建田园水乡式文化休闲区。人口重布的城乡一体化调整机制:以“二次极化”调整空间网络体系,按照中心城—中心镇—中心集镇—中心村四级结构,形成以中心城为骨干,以中心镇为依托,中心集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镇点网络体系。设施网络的城乡一体化共享机制:公共服务职能以城镇为核心,建设三级综合服务中心,即区级中心、片区级中心和集镇中心。城乡交通运输网络以建设“半小时交通区”为目标,完善多层次的城乡交通体系,实现主要乡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