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黑龙江伊春某景区概念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黑龙江伊春某景区概念规划.doc

上传人:wxnt86 2020/2/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黑龙江伊春某景区概念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黑龙江伊春某景区概念规划目录第一章任务与框架一、范围与期限二、技术依据三、规划原则第二章景区建设条件分析一、生态敏感性分析二、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分析评价三、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第三章目标与主题一、主题定位二、功能定位第四章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一、规划指导理念二、功能组团区划三、分区项目布局第五章游赏线路规划一、道路现状二、规划原则三、规划布局四、游赏线路组织第六章景观系统规划一、规划设计原则二、景观系统规划三、主要景观主题第七章分期发展规划一、分期发展的原则二、建设期目标1、近中期建设目标2、远期发展目标三、近中期建设项目指引1、高尔夫度假区2、水上运动论坛酒店3、高尔夫度假别墅四、规划实施建议一、范围与期限该景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桃山园区,由位于桃山林业局跃进林场内的大小27座山峰组成,最高海拔909米,距桃山林业局局址37公里。整个景区山峦起伏、浑然集中,景景相连,景区主要有奇特的山石景观、壮美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气象景观构成,可以用“怪石、险峰、苍木”来概括。根据项目发展需要,规划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28°28′——128°30′,北纬46°48′——46°50′,。规划期限:2012——2025年。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5—2020年远期:2020—2025年二、技术依据《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00年)《黑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伊春小兴安岭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1~2020)》其它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文件三、规划原则1、起点要高以旅游产品现代化为指导,以建设与小兴安岭旅游相辉映的、黑龙江省重要的国际化旅游胜地为目标,高品位多功能地建设科普、休闲旅游度假设施。2、特色鲜明培育核心竞争力,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现有的旅游设施基础,全面借鉴国内山地旅游区的成功发展案例,慎重考虑主题地质公园的建设,特别是主题的选择。在景区的设计、建设、设施和服务上作充分的研究,打造黑龙江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地。3、生态居先充分认识该景区森林的重要性,重点考虑生态环保需求。在开发强度上注意尽量减少地形改造,低密度建设,不出现高层建筑,建筑之间的间距必须高于建筑高度。景区山体的轮廓线保持不变,旅游厕所的建设要参考国家旅游局有关环保厕所的标准要求。把建设“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作为远期的发展目标,从规划即开始努力。4、以人为本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设施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考虑游客中心、无障碍设计、残疾人厕所等,努力将该景区建设成为“生态平衡,环境优雅,景观独特,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实践区。5、产业联动发挥旅游业作为“动力产业”的行业功能,尽量将规划区旅游项目与当地的农业、林业、商业、文化产业等紧密结合,并升级换代,造福社区群众,造福桃山和伊春,从而推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6、区域整合着眼大区域,特别是规划区周边平顶山、汤旺河、狩猎旅游等旅游产品,强化各自特色,避免雷同竞争和重复建设,形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