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专业资料专业专心专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2005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社会联系在一起。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三个重要的新定位: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第三,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重要思想创新源泉。这三个定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就是从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在当代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来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文化的灵魂就是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的核心价值观没有过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而,文化战略地位的提升凸显了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战略地位的提升,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文化成了经济发展的社会道德环境和文化环境。文化战略地位的提升,意味着文化不仅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社会环境,而且文化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首先,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性的产业,如日本的文化产业是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超过航空、航天、农业。通常情况下,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到30%之间。而我国还比较落后,所以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大力发展。另外,更重要的是文化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创新的内在要素。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决定着生产力能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如我们经常说要创新,要有自主品牌,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首先是有高科技的含量。新的技术应用带来了产品专业资料专业专心专注的更新换代,新的材料及工艺、新的产品融合了大量高科技因素。再就是人文含量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和人的发展需要。因此,品牌的创新应该包含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两个方面。甚至很多新的产品或服务能开拓广阔的市场,并没有科技创新的因素,主要就是文化观念的创新。比如星巴克咖啡的创始人有一个重要理念:经营咖啡,不仅仅要善待自己的员工,还要善待提供优良咖啡原料的咖啡农。所以他每年去慰问南美的咖啡农,既保证了原料的优质,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的体现,是把员工视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和企业命运的决定力量。这就是一种文化理念。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就是每个个体都是受关注的对象,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关注那些容易忘掉的人。我们经常批评公共汽车的设计不够人性化,那些把手都是按照1米7左右的成年男子来设计的。但是还有1米4、1米5的人,还有残疾人,这个事实说明公共汽车的设计缺乏人文关怀。第二个方面是文化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新体现。在十七大报告里专门讲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问题,特别强调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能够影响别国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耐,曾担任过美国国防部部长助理。他从美国世界霸权的考虑出发,说现在美国经常被批评,名声不好,如果增强软实力,就可以做到把别国想做的变成正是美国期望他们去做的,这样的话美国统治世界就很容易了。这个无形的力量就是意识形态,就是价值观,就是文化和相应的制度构架。文化软实力对中国来说有双重意义。一方面,现在我国的文化影响力跟我国的大国地位远远不相称,这是我们的一个软肋。从我国的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看来,我国已经是公认的大国。但是我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却很小。这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包围、妖魔化中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确实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不少西方人士认为,中国还不能够称为真正的大国,因为还不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没有把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转化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很多人看来,中国之所以取得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搞资本主专业资料专业专心专注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如何得到国内外的广泛承认,这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于我们来说,软实力首先是怎么把中国的发展成就,转化为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转化为对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另一大挑战是我国的国家软实力不强,意味着抵御西方分化、西化的能力不强,所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有效化解西化图谋。胡总书记在十七大结束后对候补中央委员的讲话里,谈到中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文化领域的斗争、国际政治秩序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西方分化、西化我们的图谋依然存在;西方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对我们的压力依然存在。所以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不仅与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问题相关,还与国家安全问题相关。文化安全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新因素。要抵御西方、输出核心价值观,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