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福建省长乐市林地监测结果分析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33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福建省长乐市林地监测结果分析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2/3 文件大小:3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福建省长乐市林地监测结果分析调查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福建省长乐市森林覆盖率相关研究——林地监测结果分析调查报告班级:2009级地理信息系统组员:洪彦109042009011林擎桑109042009026肖冰樱109042009020徐剑109042009013福建省长乐市森林覆盖率相关研究摘要:森林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以一定区域内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本次调查主要以2007年长乐市SPOT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实地考察与监测福建省长乐市森林覆盖与分布情况,制作长乐市林地分布图,并分析长乐市森林覆盖的基本情况,以及基于森林覆盖率的城市森林建设量化指标的监测,探究森林覆盖率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一、长乐市基本概况长乐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闽江口南侧,介北纬25°40′~26°04′、东经119°23′~119°59′之间。东隔海峡与台湾省相望,西临闽侯,南接福清,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一部分,。下辖18个乡镇,2000年全市总人口689815人,人口密度为961人/km。长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1200~1700mm,光照充足,雨热同季。二、长乐市自然资源基本条件长乐是个准半岛,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山丘呈“丁”字形分布中部和南部,。东部为开阔的滨海平原,西部为福州平原的一部分,西南为罗联盆地,平原面积190平方公里,约占全境土地面积四分之一。水域(含界内闽江)。海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海域面积十分之一。闽江自长乐西北东流至梅花洋入海,过境长35公里,年流量620亿立方米,为长乐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客水资源。境内有三溪、潼溪、猎溪、大溪、太平港等溪河,注入闽江或东海。平原上河道纵横交错,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2公里,航运、灌溉便利。三、长乐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和林地分类情况(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土地分类系统按照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公布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即分为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长乐市有7个一级类和33个二级类。表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一级地类二级地类耕地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园地果园、桑园、茶园、其他园地林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迹地、苗圃居民工矿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交通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和码头水域河流、湖泊、水库、坑塘、苇地滩涂未利用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岩  (二)林地分类情况由上述长乐市林地分类系统可得,长乐市林地主要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迹地、苗圃五种二级地类。从影像上看,长乐市林地分布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灌木林与疏林或与森林间接分布,或分布于主要城区周围。本次调查监测用于分析长乐市森林覆盖情况,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主要基于有林地的分布情况进行。四、 遥感影像处理(一)资料来源本研究采用长乐地区SPOT5影像(时间为2007年)。SPOT5  卫星在空间分辨率大幅提高的同时保持了60km的幅宽:多光谱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0m((0km 短波红外空间分辨率为20m),全色波段空间分辨率达到5m。10m分辨率的彩色影像可以直接用于1:50000和1:25000的土地利用、林业资源现状调查及动态监测,其短波红外对土壤湿度、植被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