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论80后文学.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80后文学.doc

上传人:rjmy2261 2020/2/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80后文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80后”文学无疑成为近年文坛最为瞩目的文学现象。所谓“80后”,简单说来就是指一批出生于1980年代、正在尝试写作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最年轻的力量。“80后”在写作领域里崭露头角的,约有百十人,经常从事写作的大约有千余人,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网站“苹果树中文原创网”,签约作者近两万人。据北京***研究所近两年的图书市场调查表明,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书籍占整个文学图书市场份额的10%,而现当代的作家作品合起来,也就占有10%。对于受众如此之多、影响如此之大的写作群体,怎能熟视无睹,不予关注? 一、“80后”文学的命名不必讳言,美国《时代》周刊对“80后”的命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后“80后”不但成为圈内圈外的焦点,而且成为一个正式取代其他称呼被广泛使用的命名。 2004年2月2日,北京少女作家春树的照片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第一个登陆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作家。同期杂志还把春树与另一位1980年代出生的写手韩寒称做中国“80后”的代表。这一明确命名与定位,引起人们对1980年代出生的一代文学写手(简称“80后”)以及他们的写作行为与作品的关注,关注迅速地从网络、从圈子上升至读书界、文学界。二、“80后”文学的三大文化背景以下文化构成当下“80后”文学的三大文化背景—— :自由表达的生长空间很难用几句话来估价和表述网络对于1980年代生人的深刻影响,也许“影响”这个词仍意味着一种外在的进入,真实的情况或许更像“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在网络中的融合,1980年代生人正在这一空间中成长。在80后写手那里,网络就是文本,文本就是网络,他们的精神呼吸、欲望表达、思想观念如茂盛的野草,随时随地在网络的土壤里丛生。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网络对“80后”文学的推动至少有两个表现:一是“零进入门槛”;二是“交互式共享”。在传播障碍消失,“守门人”隐退的同时,文体的边界,道德的规范,观念的限制也随之松动,“80后”文学因此获得较传统纸介文学更大的自由度。“非主流的声音”频频出现,“众声喧哗”迅速形成浪潮。但在“个人的宣泄和表达”无约束的同时,文学中一些属于内核的东西也在被稀释、忽略乃至抛弃,文学作品在高速写作的同时,既出现了新质,同时也出现了“一次性消费”的“失重”。更值得深究的是由网络传播所引发的“80后”文学写手们艺术观念的变化,文学接受者阅读观念的变化,最终导致文学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已对传统主流文坛,以纸介媒体为正统的主流文学构成挑战。 :“裂变”的价值观念观察“80后”文学的青年文化背景,使我回想起20年前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陈村的《少男少女,一共七个》,以及由这批作品所带动的一种属于青年文化的创作倾向。但由于青年亚文化群落尚未形成,故而那次创作冲动极为短暂。相比之下,“80后”文学显然拥有较深厚的青年文化基础。由于处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1980年代生人的青年文化正是以精神层面上的某种“断裂”以及价值观的全面“裂变”为标志的。在1980年代生人的青年文化中,全球化、现代化、后现代、网络化、消费化、大众化共同构成一种真正的“无主题变奏”。让我们回到“80后”文学,对“新概念”大赛的作品作一次文本分析——上海《萌芽》杂志2004年第3期,公布“中华杯”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