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才出少年模板.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才出少年模板.docx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2/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才出少年模板.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宋八大家之苏轼(2)自古英才出少年唐宋八大家之苏轼二、自古英才出少年画外音: 苏轼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苏轼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无不样样精通、造诣深厚,甚至能够说,从文学艺术的全面性和综合实力上考量,苏轼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苏轼带给我们无数的憧憬和享受,也带给我们一个大大的困惑:那就是这样一个文学艺术上的天才与全才,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从眉山小镇到名震天下,苏轼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的成才秘诀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二集《自古英才出少年》,敬请关注。康震: 苏轼的身上,他能够成功有他自身的主观的因素,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主观的因素是什么呢?第一,聪明。这没办法。问题是我们现在孩子也都挺聪明的,你得聪明到正道上。举个例子,苏轼小时候也是上学的,(在)眉山的时候有个当地的老师叫刘巨,苏轼小时候还有其它的一些孩子们就(哗啦啦地)跟着这刘巨老师去上课,就跟我们现在上小学、上幼儿园一样,那时候苏轼还很小,大概就是六、七岁的样子,这上课的时候,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因为你将来考科举是要考诗这些东西,老师上课的时候也得讲,让你写作文,老师自己先得做个示范,写首诗对不对?刘老师写了两句诗,这诗的名字叫《鹭鸶诗》,鹭鸶就是那种水鸟,这诗里边有两句写得挺好,怎么说呢?“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写的什么意思呢?不是写鹭鸶的吗?鹭鸶是水鸟,冬天的时候,这鹭鸶从水里头飞起来,打鱼的人看到了,受了惊吓,“渔人忽惊起”,这渔人受了惊吓站起身来的时候,看到了一幅景象,什么景象?“雪片逐风斜”,正是漫天大雪,这个雪片随着风走,“逐风斜”,一阵风吹过来,本来是风吹雪片的,他说是雪片逐风而去。你看,大家能想到这个场景吧?茫茫一片的江上,大雪飘飘,挺好,很有意境了吧?老师给你出了个范文,写了一首诗。苏轼举手发言,说先生这诗写得确实挺好,写得真不错,可是我觉得你这个雪片没有归宿,随风而去,没根,不好,我看要改它一改。刘老师说那你打算怎么改呢?他说“(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蒹葭”是什么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就是芦苇,说“雪片落蒹葭”不是很好吗?茫茫的大雪,一片一片地纷纷扬扬地落在那一望无际的芦苇上,这芦苇在风中摇曳,雪片也在风中飘洒,彼此呼应,岂不更好?刘老师一听:你姓苏是吧?你爸是苏洵我认得。刘老师说你说得好,我当不了你的老师。这当然是老师谦虚的话,毕竟他是个小孩。但是由这个小例子能看出什么啊?苏轼在很小的时候,他的这个诗才,他对于事物的描写的这种能力、这种敏锐的程度,就已经很高了,这是天赋英才,没法子,打小就聪明。这说明你要成才底子得好,底料得高级,生就聪明。光聪明还不行,我们知道有很多聪明人是很讨厌的,净显摆自己。苏轼很小的时候不光是聪明,而且气质不同凡响。这何以见得呢?他不是后来被贬到黄州了吗?被贬到黄州之后,黄州这个地方除了长江水,没什么好看的,他弟弟苏辙去黄州探望他的时候,两个人就在黄州周围有一座山叫西山,他们到西山上去玩儿,两个人去玩,他陪他哥哥去游山玩水的时候,就想到在童年的时候,他跟他哥哥出去玩的情景,苏辙在他的回忆当中是这么说的,说我小时候,他比他哥哥就小三岁,我小时候跟在我哥哥屁股后头去玩的时候,我看到过那时候我这小哥不同凡响的风采,这是他大了以后的回忆,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苏辙《栾城集》看到有那好山好水,我哥哥就把衣襟卷起来,撩起衣襟,噌的一下就先跑上去,看见水爱,看见山也爱,要有那个好风景的地方,他半天爬不到那地儿去,到不了那地方,回到家来怅惘数日,好几天心里头就不高兴,这说明苏轼是一个什么呢?非常热爱山水的人,从小的时候就这样。接下来写得更绝,说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苏辙《栾城集》要是他一个人出去玩的时候,你就看他,在山石之间,在泉水的旁边,“翩然独往”,一个人很潇洒地、飘然地就去了,到那儿去怎么办呢?看见那个有花有草的地方就摘朵花下来;看到有泉水的地方就喝泉水,看到那个松子掉下来,他捡一颗松子或捡一松塔,在自然和山水之间非常逍遥地、非常潇洒地游玩,看见的人都以为是个小神仙呢。这说明什么呢?苏轼身上有一种天然的气质,他不光聪明,而且有一种飘逸的气质和风度,这就是文人气。这也是什么呢,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得注意孩子从小的气质的培养很重要。如果他小时候老注意你发工资,这就比较麻烦,你知道吧?他就老注意这些方面。苏轼他从小在四川这个地方,在眉山这个地方,虽然算不上是绝佳的风景,但是此人却有着不凡的气度,这也是从小的气质,这是一种养成。这是苏辙回忆他哥哥,这两点:一个是从小聪明,再一个是从小气质非常地好,有一种不凡的气度。画外音: 苏轼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