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湿陷性黄土一、名词解释:载力特征值fak::7(塑性指数Ip与粒间孔隙:、简答题:,,,,,三、论述题:,P94(第1段)段)段)四、填空题(每小空1分,共20分):,.在我国也有63万余km2,,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中游地区。,.刘东生等在1965年指出:以风力搬运堆积未经次生扰动的、无层理的、黄色粉质富含碳酸盐并具有大孔隙的土状沉积物称之为黄土。,.中更新世Q2黄土(离石黄土)简称Q2黄土,形成于距今10,70万年之间。其标准剖面首先在山西省离石县找到,故又称离石黄土。,.更新世Q3黄土(马兰黄土),简称Q3黄土,,10万年之间。其标准剖面首先在北京西柏斋堂村马兰山谷的阶地上找到,故又称马兰黄土。,.按形态和规模分类:(1)大型地貌:1)黄土梁峁区;2)黄土塬地貌区;3)黄土覆盖河谷地貌区;4)山间盆地地貌区;5)山麓倾斜平原区。(2)中型地貌:按形态分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及黄土掌地与杖地等。(3)小型地貌:最常见的次一级地貌类型。主要形态有黄土垂直节理受侵后残留的黄土柱;在黄土缓坡的低洼地点,常有黄土漏斗形成等。,.早更新世Q1黄土(午城黄土):(,)简称Q1黄土,形成于距今70~120万年之间。其标准剖面首先在山西省隰(xí)县午城镇找到,故又称午城黄土。(,)色淡棕,显微红,比离石黄土深。粒度成分以粉粒为主,质地较均匀,质密坚实,低压缩性,无湿陷性。分布较少,一般在古地形低洼的地方能见到,厚40~100m。,(全新世Q4黄土:(,)简称Q4黄土,形成于距今5千年内。土质疏松,肉眼可见大孔,具湿陷性。~(lú)土。厚度较薄,为3~8m,最厚可达15~20m,分两个亚层。(,)黄土的地层结构与其所在地貌位置及古时气候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同的地貌单元、地层层序有所不同,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理解地层在区域上的变化。,(黄土中的集粒是由大量的细粒碎屑和少量的粘粒物质由微晶碳酸盐胶结而成,普遍存在于黄土中,是黄土的主要微结构特征之一。(,)集粒大小相差悬殊,~。(,)集粒具有一定刚度,在黄土浸水受力发生变形过程中,集粒本身一般不易变形或被破坏。,,(面胶结是指颗粒间接触面积大,具有较大强度,被水浸湿后,其残余强度比点接触要高,浸水不会发生湿陷。从我国黄土地区的分布来看,一般趋势是西北地区以点接触连接占优势,东南部地区是以面胶结接触占优势。,,.黄土的化学性质对黄土的力学与工程性质有一定影响,主要包括黄土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成岩作用。,,.成岩作用:(1)黄土在原始物质堆积后,即开始成岩作用,首先进行黄土化作用,即在生物及气候的共同作用下,使粉土物质呈疏松的胶结状态,并保留了粒间孔隙及根洞、虫孔和鼠穴等较大的孔洞。(2)当沉积层逐渐加厚,由于自重压力及碳酸盐的淋滤下移富集,呈现出沉积时代越老,压实及胶结程度越深。(2)当为整片处理时,其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底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