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嵌挡土墙施工规范1、概述?本手册为承包商和业主提供自嵌式挡土墙的施工指南。其中说明了自嵌式挡土墙的具体施工步骤,有关说明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00-2002)》。?自嵌式挡土墙是组合重力式结构,依靠自嵌式自身的重量和其后加筋网片土体重量来达到稳定的目的。此结构无需砂浆施工,依靠块与块之间嵌固作用、墙身重量和加筋土重量来防止滑动和倾覆失稳。?自嵌式挡土墙是柔性结构,能适应填土较大变形,充分发挥墙、加筋网片,填土的协同作用。由于结构的重量较混凝土和干砌块石轻,对地基承载要求较低。?自嵌式挡土墙可参照传统的重力式挡土墙或加筋挡土墙进行设计和施工。传统的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可由单行或多行自嵌式组成,墙体的自重必须足以抵抗墙体的滑移和倾覆失稳。由于墙身是由自嵌式自锁形成。墙身的抗剪切能力是确保墙体作为一整体结构承担荷载的重要因素。墙体的抗剪切能力是通过各层块之间传递侧向力来形成。图2所示为不同类型自嵌式传递剪力的不同形式。?加筋土自嵌式挡土墙用于传统的重力式挡土墙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如墙顶坡度较大、有活载或地基土质较差等。在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施工中用多层拉接网片按设计的标高和长度在自嵌式景观后一定范围的回填土内分层布置。拉接网片使土体和自嵌式挡土墙成为一整体从而增加了墙体的尺寸和重量。2、结构的组成?自嵌式挡土墙设计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地基土、垫层、自嵌式景观、挡土区、排水骨料和拉接网片(加筋土自嵌式挡土墙)。?地基土:垫层和加筋土挡土墙以下的土体。?垫层:由碎石或素混凝土组成,其作用相当于建筑物扩大基础,将自嵌式景观的重量扩散到地基中较大区域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自嵌式景观:自嵌式景观是具有特殊形状要求的混凝土制品,其作用是提供结构的稳定重量和花岗岩质的景观。?挡土区:挡土区位于墙后的加筋区后并应分层压实到90%的压实度;加筋土区的土体需分层压实到93%的压实度。?排水骨料:是分布在墙后的可自由排水的粒状材料。其作用是排出墙后积水,及时消除墙后水压力。与其相同的材料有时用来作为空心自嵌式景观的填充料以增加自嵌式的自重和抗剪能力。自嵌式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允许水从墙面排出从而协助墙后积水的排放。若排水骨料不能用级配碎石,需要在排水骨料与其土体间设置反滤土工织物,防止土料与排水骨料掺混。?加筋土:加筋土是位于排水骨料后并需分层压实的土体。需按设计要求布置拉接网片作为加筋层,加筋层提高土体的整体性并增加了自嵌式的稳定。因而加筋土区作为结构的组成部分。3、施工?自嵌式挡土墙施工应依靠完整和准确的现场勘察资料、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使用规定的材料、符合规范的设计、合理的施工步骤。施工过程中必须有施工监理跟踪施工质量。?承包商应协调现场自嵌式的卸货和堆放以确保施工顺利。破损或不满足要求的自嵌式与拉接网片不应在施工中使用。按照要求对拉接网片和自嵌式进行测试,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才能使用。?承包商应向业主提交实验测得的填土和排水骨料的最大干密度值和现场压实度报告,证明现场的压实施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提供拉接网片抗拉强度、延伸率和与自嵌式景观之间摩檫系数、拉出时最小拉力等国家相关检验或实验部门资料。?自嵌式挡土墙的施工需依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测量材料,准确地确定墙体的平面位置以满足设计要求。图纸上所示的现场原有的坡面与设计后的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