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doc

上传人:drp539605 2020/2/6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刘梅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的外交很活跃,范围很大,与周边国家友好的往来较频繁。如:新罗与唐朝的交往;中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唐朝和尚玄奘西去天竺取经,以及唐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等史实。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一个国家不论是先进还是落后,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会有更快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才能推动全人类社会不断的前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与当今世界其他国家交往的具体事例,以此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使学生了解唐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情况,启发学生思考从古至今对外开放政策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原因之一。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唐朝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2、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3、通过学习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天竺取经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学习外国文化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使学生有意识的增强经受挫折、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决心。【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二、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佛教在中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写教案,学生课外查阅相关史实。【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引导学生朗诵课本22页的小诗:十二乘船渡海来;文章感动中华国。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射穿金门策。这首诗是顾云赠送给新罗朋友崔致远的一首离别诗。884年,在中国长期留学的崔致远即将回国。这首诗描写了崔致远12岁来到唐朝求学,6年后考中进士的情景。放映世界上有名的唐人街图片以及2001年APEC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的合影。教师提问:唐朝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唐统治者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唐朝除了与新罗交往之外,还与世界上的哪些地区和国家有密切的往来?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为什么重视对外合作和交流?学习新课:展示《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弄清邻国的地理位置和水路陆路交通。一、唐朝与新罗的交往1、以崔致远为例介绍唐与新罗的交往。2、引导学生对比新罗在唐朝时期的服装与唐装的异同,以及学生举例,总结唐朝的天文、历法、医学、艺术、服饰等都对新罗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唐朝与日本的交往1、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他们往返于中日之间,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2、展示遣唐使船图片,与学生一起分析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次数、作用等。因这时唐朝正值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经济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地位,而此时的日本则处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巩固的时期。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于促进日本社会的发展,对日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再加上当时交通比前代有所发展,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3、介绍为日中友好交流作出贡献的日本历史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吕;空海在中国是怎样成为著名的学问僧的?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贡献?引用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来突出他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