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进新课程笑迎新高考银川一中蔡炜20101120欢迎各位专家光临指导一轮复习研讨(一)一轮复习安排(二)过渡教学(三)二轮复习安排(四)三轮复习安排段次起讫时间周次教学时间完成任务120090810—20090906第1周—第4周4周28天1个月(有效天数24天)自选内容220090907—20100207第5周—第26周22周154天5个月(有效天数111天)第1轮复习320100208—20100228第27周—第29周3周21天(有效天数14天)寒假休息420100301—20100307第30周1周7天(有效天数6天)过渡教学520100308—20100502第31周—第38周8周56天2个月(有效天数28天)第2轮复习620100503—20100530第39周—第42周4周28天1个月(有效天数20天)第3轮复习720100531—20100606第43周1周7天(有效天数3天)●心理兴奋——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反应是“我”要考大学,酬躇满志、自负、自信,他们的外在行动是忙于奔波、疲与应付,紧跟老师不掉队,教师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理顺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有序、有节奏的进入复习状态;●心理矛盾——通过第一次考试,有部分学生尽管自己很努力,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开始怀疑自己,教师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找学生单独谈话,了解他们心中的困惑及其缘由,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让学生恢复自信;●心理疲劳——单一的生活方式和考试失利的预测性恐惧是引发学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尽管这种心理疲劳可能并不是生理疲劳,但它会导致对智力发挥的抑制。究其实质,这种心里疲劳是一种将失败扩大化的不良心态,因此,此阶段教师的工作重点是结合自己的学科教学和教育经验指导学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心理厌倦——实在学不下去了也要硬着头皮学,这是很多学生的复习状态,也是造成学生出现心理厌倦性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1)五线并进,精耕细作五线并进,有主有次,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①课标——纲线:注意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复习到边边角角,枝枝叶叶;②考纲——界线:依据上年度考纲,了解各考点的层次要求;③教材——主线: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概念、公式、定理、结论及应用的推导与总结);④资料——辅线: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筛选、增补、删减;⑤学生——底线: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要做出周计划、日安排,在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整理、及时总结,告诉学生“高考是一种精神的极限挑战”,要做到主动出击,严防死守。精耕细作:要求各任课教师最大可能把每一节课都上成“精品课”:①每一节课要注重最基本的四个教学环节:要点梳理、案例分析、当堂反馈、课后反刍;②复习目标要具体:做到要点明确,有针对性,把每一节课设计为一个小专题进行有效突破;③讲解内容要筛选: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扫清盲点、关注热点,尤其在选择案例时要有很强的代表性,例如数学教学每节课有3—5道例题即可;④当堂反馈所讲内容,要体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⑤课后反刍要做到精选题目、减少重复、控制题量、控制难度、控制时间,体现层次性,注重在滚动式前进中夯实、螺旋式推进中提升,⑥教学中切忌蜻蜓点水、深挖洞和广种薄收;切忌依附资料,不加选择,盲目冒进,浪费学生的时间,耗费学生的精力。(2)五指并拢,齐抓共管①备课组:强调定时研究与随时交流、研讨相结合,加强复习过程研究,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备课组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考纲、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精细梳理考点,精心安排学科复习计划,强调进度统一,选择好复习的突破点,明确不同阶段的复习重点。②班主任:进入高三年级后,学生的目标意识、行为习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主体精神等诸多因素都将成为左右其复习效率的关键,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和务必做好、做实的一件大事。因此,班主任必须协调好“自己与任课教师”“自己与学生”“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关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疏导,保证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紧张的复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灵按摩,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③班组长:在工作中要注意“看好自己的门,串串邻居的门”,加强与同班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沟通和联系,强调高度和谐,同步发展。④年级部:在工作中要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所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所想,在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畅通上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在对教师的管理中讲和气、求团结,讲人气、树正气;倡导在自我反思和反省中,充分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保证学科的均衡发展;注重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