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餐饮数据分析:餐饮业趋势预测餐饮门店增至602万家!随着离去,各种餐饮数据也开始出炉。以下就是红餐网根据一些数据,总结出来的可能出现的趋势,供餐饮人参考。趋势一:增速放缓,存量战争可能局部打响从餐饮行业(不包括非餐饮企业的餐饮业务)统计数据来看,截至第三季度,全国餐饮企业数量约324万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在更多人的感知中,会觉得的增幅没这么大,甚至觉得是个寒冬,这是怎么回事?那就要来看另一组数据。相较于下半年的门店数暴涨,一线城市餐饮门店数增长可谓堪忧,甚至有媒体称北上广深门店的拓展是“断崖式锐减”。同时,伴随着门店数增长乏力,一线餐饮收入增长相较,也出现增幅大幅下降,而很多大牌餐饮,都是以一线城市为大本营,也难怪很多餐饮人觉得比难过了。那么去年餐企那些的巨大增量来自哪儿呢?来自二三线城市,而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不显山不露水,却拥有庞大的消费基数,与一线城市相比,发展本就呈现出一种滞后状态,加上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之前引领的行业发展势头,大众餐饮能在一线城市之外迅速铺开,出现病毒式蔓延。另一方面,自从国家营改增政策推出后,很多个体户转成了企业,让整个餐饮门店的增长超过30%。总结:基于这样的,我们大胆预测,今年全国餐饮门店增速可能放缓,“存量战争”可能初现端倪。首先是一线城市的门店增长,在已经乏力,如果没有出现大的政策利好,或是黑天鹅事件,今年的增长可能和去年持平,不会有太大惊喜。而二三线城市经过今年的开发,市场部分打开,潜力较去年下降,今年会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所以整体而言,今年餐饮增速可能放缓,大家也别大惊小怪,状态好的话,说不定也能持平,但应该难以出现大幅增长。同时,在一线城市,品牌餐企的市场开发、扩张已达一定水平,接下来要比拼的不是哪家能再出现大的颠覆,而是如何经营好现有品牌、门店,让企业长久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存量战争可能初现端倪。趋势二:在中国,还得吃中餐!品牌“洋餐”等待进入截至第三季度,虽然一线城市增长乏力,但依靠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爆发,全国餐厅、面包甜点店、咖啡厅以及其他餐饮服务的餐饮门店,增至602万家,其中中餐占比超75%,仍占主导地位。总结:鉴于国人的饮食习惯,加上近年来连锁谱系庞大的洋快餐走下坡路,以及国人对“洋餐”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洋餐”无法在短期内有有较大的比例增幅,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餐饮的业态分布,仍会按这个趋势发展,相信这一点不用我们说,诸位餐饮人都清楚。但从“洋餐”占比低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市场仍然有很多潜力可挖,尤其是逐渐式微,剥离出来的市场仍在等待更多有实力的“洋餐”品牌进入。趋势三:川菜、湘菜连锁更容易,粤菜、浙菜赚土豪的钱既然中餐仍然主角,那我们就从我国传统菜系角度分析分析。中式餐厅的各菜系占比如下图所示,川菜成为餐饮行业中占比最多的菜系,其次是浙菜、粤菜和湘菜。其实从口味上也可以获得佐证,辣/麻口味的菜品更受食客欢迎,而川菜正是麻、辣口味,湘菜也是辣菜,粤菜、浙菜则更讲究咸鲜。再来看人均消费。人均消费在50元以下的中式餐厅中,川菜占比最多,其次是湘菜和粤菜;人均消费50~100元的,川菜仍最多,其次是粤菜和浙菜。人均消费100~200元的,浙菜占比最多,其次是粤菜;而人均消费在200元以上的中式餐厅中,粤菜成为占比最多的菜系,其次是浙菜。整体来看,川菜、湘菜更大众化,粤菜、浙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