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2/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拆掉思维里的墙》的确非常值得一读。以前也看过一些类似的书籍,但都只是草草浏览,没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字里行间闪烁着人生智慧,能常常让人读到触动心弦的语句,即使在放下书本后还能回味良久。一本好书,一本成功的书,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在此我不想就书本的内容本身做过多的叙述,只是想谈谈此书带给我的思考,并粗浅的从时间维度上梳理一下它的现实价值。古典提出“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是当今社会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住房难、房价高是一个多么深入人心的话题!那么中国人看重房子,急于买房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我想我们或许可以从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上找找答案吧。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让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农耕文明的火种在炎黄子孙中代代相传,当年富饶的中原地区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高中课本中就曾叙述过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土地历来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基,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行,正是经济对政治影响的表现,在这样政策环境的长期影响下,我们的民族性格中形成了对土地的依赖。商人因此地位地下,他们经商积聚的财富都是为了置办土地,由商人变成地主几乎成了一个不变的规律。人们从土地上寻找一种踏实,寻找一种内心的安稳。我国近代的实业救国、洋务运动等的失败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这样的民族性格驱使着商人把金钱用于买田置地而非扩大再生产。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公有化,地主成为一个历史名词逐渐离我们远去,由此人们把对于土地的渴望转变为对于房子的渴望。有房才嫁女,有房才安定,有房成了幸福的基础,有房成了许多人奋斗的目标。这也就造就了现如今房地产业的火爆景象,国家数次出台政策抑制房价,但是收效甚微。这其中或许有挡不住的刚性需求,但根植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性格中对于土地的需求无形中也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