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镀锌班长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新员工培训工作,树立安全生产思想。督促员工上岗前穿戴劳保护具(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手套等)班前例会必须强调安全。熟悉各工序环节安全操作与安全预防。严格制止违章操作的行为发生。合理控制炉膛和锌液温度,保护锌锅。定期组织本班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和安全教育。发生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每一起事故,并积极配合安全部门做好调查工作,不得瞒报谎报。负责本班组设备安全隐患的巡查和整改。严格控制机修工维修报警灯的使用。注意捞渣、抽锌、插板、点火时的安全。43副班长、镀锌工安全操作规程上岗前必须穿戴劳保护具(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手套、防护面罩等)。工作服穿戴不得挽袖、敞怀。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发现异物及时解决。加锌时要将锌预热后慢慢加入锌锅内,防止爆锌造成烫伤烧伤。所有与锌液接触的工具,在进入锌液时要进行预热,防止爆锌。出现镀锌机夹管事故应立即停车,用预热后的铁钩将管拨出,不可用手直接去拨,拉管时注意身体平衡,避免滑到。未烘干的钢管不得进入锌锅,避免产生爆锌现象。镀管时,不要站在锌锅两端观看浸锌过程,避免钢管内的水份或溶剂膨胀放炮伤人。镀管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应及时用钩子拨正,不可用手接触,以免烫伤。8、从锌锅内外清理的锌粒锌粉等,不许直接回锅,避免因潮湿产生爆锌伤人。向锌锅中加含有锌的锌槽锌土时,严禁用吊车翻入锌锅,以防止槽内有水造成严重爆锌,要倒在平台上人工向锅内填加。平台上禁止非岗位人员进入,以防造成意外伤害。若需到锌锅上方工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脚站稳,手要扶好,以免掉进锌锅发生恶性事故。捞渣时,不准站在锌锅沿上进行操作,锌渣要慢速倾入无水干燥容器中,以免锌渣飞溅伤人。44内吹时,不许打开锌粉除尘箱,避免出现烫伤。内吹除尘器周围不能有明火、水雾,以免锌粉燃烧。煤气站烧火工安全操作规程炉下入口处必须备有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防毒用具。水封必须保证安全水位。每次打渣或检修时,必须保证各连接部位密封不漏煤气。严禁不戴防毒面具在炉下作业。停火后再点火时,应用明火伸入探火孔后,再开煤气阀门进行点火。点火时应带防护面罩,防止喷火烧伤面部。炉内燃烧应保持负压燃烧、以免火焰外喷伤人。煤气站应设置防火、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等器具。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确认各处水封、气封等安全装置和仪表、控制阀等是否完好,水、电、煤供应是否正常,确认正常后方可运行。煤气设施严禁在负压状况下运行。点炉后产生的煤气,%,方可送气至加热炉使用。煤气炉热备用或压力剧烈波动时,严禁打开探火孔和加煤仓,重新送气前,须用蒸气对煤气管道进行清扫。紧急停电时,要按停电要求进行处理,保持炉内正压,防止煤气倒流。45设备及管道有泄漏时应立即设法排除。严格按照工艺操作交接班,认真填写记录表。锌锅加热炉有时会从炉墙、砖缝和炉口向外漏烟,原因炉内压力过高,烧火工要合理掌握燃烧压力,避免火焰伤人。注意煤气发生炉与蒸汽加热炉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严禁吸烟,避免事故的发生。46酸洗组长、酸洗工安全操作规程1、上岗前必须穿戴劳保护具(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手套等)。2、工作前先检查所有机械设备,钢丝绳、吊带、吊环和电气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天车空载运行时,吊钩要高于人和设备1米以上距离。禁止被吊物悬停空中、吊物禁止超载。吊物时,被吊物必须垂直平稳,禁止斜拉、斜吊或摇摆。天车行走时被吊物必须顺行。随时检查天车有无安全隐患。上料时,一吊不能超过2吨,吊带必须挂在距管头两端约1米左右位置。磨损严重的吊装带必须及时更换。天车吊料,下方有人时不允许行走,或按铃警示。酸洗场地电器设备,经常受酸气的腐蚀易失去绝缘能力,操作者可手脚也可能粘连上水份,易发生触电现象,因此要经常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电工修理。配酸时,先放水,后放酸,浓度符合工艺要求,配置时不能用手接触酸液,避免烧伤。盐酸与钢管反应后产生氢气,严禁明火,严禁在操作时吸烟,以免引起爆炸。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