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精品】微观经济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微观经济学论文.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2/16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微观经济学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踩草坪现象的的经济学思考现实生活屮我们总可以发现很多乱踩草坪的现象,虽然有关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此现象仍屡禁不止。同样,山东大学南新区风景优美,也有很多漂亮的草坪,但是,同样,这些草坪的身上也有留下了条条伤疤,下面我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一下分析,O人们为什么要踩草坪呢?人们之所以会踩草坪和人们的预期心理有关,所以可以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预期的概念进行分析,人们普遍预期踩草坪不会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因而可以都可以明目张胆的踩草坪。我们还可以用消费者剩余来分析,消费者剩余是买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人们本来以为踩草坪要受到惩罚,因此心中对踩草坪代价的预期会比较高,在踩草坪时会有较大顾忌,但是实践证明,踩草坪实际上基本不需要付出代价,所谓的代价不过是人们刚踩草坪时的内疚感,负罪感,仅此而已,没有其他的代价了,并且因为人们都踩草坪,因为法不责众,所以不用担心被惩罚,因此也不用担心会有其他的惩罚措施了,也就是说,除了刚开始的那一点点内疚感,愧疚感之外,人们基本不用再付出其他的什么代价了,而且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人们的负罪感会随着踩草坪的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甚至降为负数,成为愉悦感,人们会因此得到很多效用,因此,踩草坪对人们来说,消费者剩余很大,因为内心预期的代价很大,但是实际付出的代价几乎没有,所以我们说消费者剩余很大,因而人们有很大的冲动去踩草坪。人们踩草坪还涉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关,分析如下假设踩草坪对人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就如同“好商品”的假设条件,消费好的商品会给人们带來相应的好的效用,踩草坪会给人们带来一定负罪感的负罪感,第一次踩草坪时给人们的负罪感最大(看着好好的草坪被自己踩坏毕竟不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但是当第二次踩草坪得时候人们的负罪感指数肯定要下降,第三次踩草坪的时候罪恶感指数更低,同样第四次更加降低,以此类推,可以知道,随着人们踩草坪的次数不断增加,,人们的负罪感指数不断下降,甚至成为负数,就像水饺吃多了,效用就变成了负数,此时踩草坪给人们带来的感觉甚至变成了愉悦感,因为踩草坪可以省力,可以省时。同样我们分析-下,为什么学校会禁止踩草坪呢?我们可以借助囚徒困境分析,亚当斯密曾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每个人都在力图利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是企图增进社会福利,也不知道它所增加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是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他所看不尽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求他自己的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进的社会利益是所得的效果为大。”但是,囚徒困境问题让他的论述陷入困境,无法解释。囚徒困境的过程不需耍再叙述,我们都知道,它反映一个深刻的问题,那就是,从个人理性的角度出发所选择的占优策略结局从整体来看确实最差的结局,很清楚,囚徒困境的占有策略均衡反映了--个矛盾,既个人理性同集体理性冲突的现实,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踩草坪是一个涉及道德问题,而且对学校的整体的规划和美观不利,因而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利益,即与整体理性冲突,但是从学生的角度看,它却是占优决策,可以实现学生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很明显,它与学校的利益或者或社会的整体利益有较大的冲突。微观经济学有一个基本假设,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