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成本核算流程.doc

格式:doc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成本核算流程.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2/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成本核算流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成本核算流程零一、前言零二、成本核算流程图零三、每月预提待摊管理零四、尽信书不如无书(灵活选择处理办法)零五、成本核算基础资料的获得零六、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零七、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零八、仓库的管理是否规范影响成本准确程度零九、存货对账及盘点注意事项零十、工场费用的划分一一、直接人工如何合理分摊一二、制造费用如何合理分摊一三、在制品是否分摊费用的选择一四、材料暂估入库方法及差异的调整一五、人工分摊方案优化零二、信息流部门提供单据/报表资料用途材料仓收料单/退料单按PO确认材料成本、暂估税金领料单/退仓单按工单发料,核算产品直接材料报废单(报废料出仓)原材料减少,费用一般预提各部门零星领料单按部门、工作中心领辅料计制费生管部工时效率日(月)报按线号/机种统计两种,分人工生产实绩报告用于成本分析材料报废申请单预提材料损耗费用成品仓成品库存报表核实入库、销售数量出货(DN)单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开发领用/样机销售计入开发费/营业费用成品报废单费用处理人力、后勤工资表、水电费、电话费直接人工数据来源,费用预提资料生技部提供产品BOM单生产领料参照,财务检查工单领料产品内部标准工时分摊直接人工参照成本核算流程:1、生管下工单,生产线领(退)料,工单的实际耗用情况检查没有系统的企业,需平衡期初在制+本期投入-期末在制=本期耗用2、财务根据工资表和生管的工时效率月报,分摊直接人工;3、当月待摊预提费用的入账,资产计提折旧,当月费用入账审核;4、库存材料计价(先进先出/月加权),按完工产品耗用材料结转领用成本;5、改修改制工单领用成品、耗用材料转入成本;6、涉及多工序有半成品,先核算半成品成本,后核算成品成本;7、库存商品的计价,按照销售数量结转销售成本;8、按照库存商品的自用、费用领用、视同销售做账务处理;9、制作成本报表、产品盈利能力分析……零三、每月预提待摊管理序号项目备注01厂租按各部门使用面积分摊02水费按照抄表的实际顿数或者自来水公司抄表费用03电费按照抄表的实际顿数或者供电部门抄表费用04伙食费按照采购入库的金额扣减饭卡收入的差额(公司承担部分)05长期待摊费用当月入账的待摊费用要先审核、过账,与上月末数一起分摊06待摊费用当月入账的待摊费用要先审核、过账,与上月末数一起分摊07工场燃油费按照与供应商对账的清单计提08汽车燃油费按照与供应商对账的清单计提09无形资产摊销按月在分摊期内摊销10电话费一般缴费的期间都是跨月的,可以缴费清单金额先计提11生产损坏预提生产线/委外加工退生产损坏仓的数据计提,规范的需总经理批准12计提工资/分摊人工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后勤人员、管理人员工资计提13教育经费/%,2%的比例计提14集团管理费有总公司收取的企业计提15折旧及低值易耗品摊销按上月末资产计提折旧、摊销(部分公司低值易耗品处理同资产)16进项税调整当月扫描的进项税,从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转出17印花税计提按照当月购销、加工承揽等项目计提印花税18库存交易单据计入费用费用性领料按照领用部门计入当月费用19计提/调整进项转出涉及转厂的,进项税需要进行综合分配,按转厂销售比例转入成本20免费销货单计提销项税视同销售处理21售后服务退生产损坏仓预提营业费用处理22福利费计提内资企业计提23计提所得税按税前利润*税率零四、尽信书不如无书(灵活选择处理办法)经验是从实践中来的,将经验写成了书,我们现在学习的可能是一些过去的经验,经过不同的作者抄袭N遍后,我们看到的成本会计方面的教材里的资料,我们能用上多少?特别是成本分析方面的资料更是很少,偶尔有点资料,写得不符合实际,为什么MRP后又有了ERP,ERP之后有将ERP单公司升级成为了集团公司型的ERP软件?现在的社会发展太快了,专家在家里找了最新的资料,撰出来一本新的书,软件和实际操作中的方法早就变了。如果拿这些写书的专家来给企业做保本点分析,你只把费用表给他,他做完之后,我们看他的保本点是否有点可笑?绝对的,他会将生产工人的工资全作为变动费用,但是,我们开工不满,生产工人不用加班,每工时的成低很多,而且,你维持保本点的产量,有些所谓的变动费用就含了一些固定性的费用在内:管理人员不可能随意辞退的,生产工人也不会立刻就辞职,这样的话,公司负担的如社保、住宿费、伙食费是根本无法在短时间随着产量减少而下降。专家分析的变动费用和工时/产量成线性关系吗?没有权威,没有教条,一切都来自实践,这是会计岗位中唯一不能拿着教条来做的工作。再如:生技部门领用的半成品需要进入费用,如果采用月加权的计价方式,当月领用的半成品需要作为制费转入当月生产的半成品中,自己领用了自己,成本核算就形成了死循环,那你还把它当作制费来处理?还是作为别的方式来处理?月加权看起来很美,但是有多个库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