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评石壕吏.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评石壕吏.doc

上传人:xzh051230 2020/2/17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评石壕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评《石壕吏》这是自己上过的一篇课文,说是评论,不如说是反思。(一)、整堂课的思路比较清晰流畅。从各朝各代的文学样式谈起,引导学生进入对课文注解①的了解,从而进入对本文的学****石壕吏》,然后请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之前,不忘对朗读要求的明确,朗读完后,先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作整体感知:1、石壕村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围绕文中哪句话展开叙写?再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重点作研读赏析,包括“析字赏文”和“添字加句”,有了对文本的透彻了解后,请学生进行背诵,并作进一步的探究。所以整堂课基本上能做到一气呵成,环环相扣。(二)我的准备、设计还是比较充分的。虽然一堂课上的内容不可能完全预设,但课前充分地设计准备,一定会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好处。我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花了不少的心思,图文并茂;有关文本及其相关知识的链接内容丰富,所以在整堂课上能表现得自信、洒脱,师生之间融洽的合作,较好地处理课堂生成,我觉得比较多地还是得益于自己精心的准备。(三)跟学生的合作交流比较频繁,并能相时而动。新课程比较强调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但也许是因为新课程实施了几年、老师们感觉有些“疲软”的原因吧,如今的不少课堂上又开始“沉寂”下去了,平时上课总感觉让学生讨论一下或议一议,太费时间,不如叫一两个学生讲一讲,然后直接“给出”来得快捷,这样做虽然能使课堂教学计划如期完成,但学生整体参与课堂的情况肯定大打折扣。课后反思自己不足的地方:1、《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作为诗歌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即语言的凝练。如何准确地理解诗歌凝练的语言,这就有赖于形式多样的品读,比如整体感知时可以读相关内容的句子;“析字赏文”时更可以采取一生读、一组读或全体读的多样形式,以更准确地体味某个字词的内涵;赏析完后再作一个整体品读。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在这堂课上只读了一遍,背了一遍,弱化了学生品味的过程。2、课堂上我的引导的方面相对欠缺,有几个地方可以通过自己的“导”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得某种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析字赏文”这个环节,我在投影幕上分成了(一)、(二)、(三)三块,但在进行这个环节时,都是采用师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