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议220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输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分析其雷击跳闸情况和雷电危害的原因,提出针对线路防雷保护的有效措施。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02-0087-01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送电线路来讲,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高压送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架空输电线路和雷击跳闸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雷害事故几乎占线路全部跳闸事故1/3或更多。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电力工作者关注的课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仅就线路防雷接地这一课题谈一点个人浅陋的看法。 220kV线路多架设于山区和丘陵地带,杆塔本身又高出地面数十米,线路绵延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故沿线落雷密度较大。尤其是在一些突出的山顶、向阳的山坡、顺风的峡谷、狭隘的山区、周围有小溪、湖泊或鱼塘的山丘、土壤电阻率有突变地区以及大跨越和大高差档距处更是雷电经常光顾之所,架设于这些地段上方的输电线路往往容易遭受雷击,成为雷电易击区。因此,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线路易击区的防雷保护,提高其耐雷水平,将能从根本上解决输电线路的雷害问题。 1应采取的防雷措施对于线路防雷工作,应按照“层层设防,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兼顾财力”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线路设置一道道有力的屏障,减少雷电对线路的危害,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从根本上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最有效的防雷措施之一。接地电阻值的高低是影响杆(塔)顶电位高低的关键性因素,杆塔接地电阻如果过大,雷击时易使杆(塔)顶电位升高,对线路产生反击。接地电阻如果满足要求,当雷电击中杆(塔)顶或避雷线时,强大的雷电流将迅速地通过接地装置泄入大地,不致破坏线路绝缘,从而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为了使线路的雷击跳闸率不超过国家电网公司的管理目标,杆塔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宜大于10Ω。如大于10Ω则应通过改造实现降阻,个别杆塔经多次改造后仍难以达到的,可适当放宽界限,但不得超过20Ω。对新建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大部分应控制在10Ω以下。由于杆塔的接地电阻与杆塔附近的土壤电阻率成正比关系,因此在进行接地电阻改造时,应设法降低杆塔附近的土壤电阻率。对于一些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卵石、岩石、砂砾和冻土等地带,常采用换土、敷设射线、埋设连续伸长接地体、打入垂直接地体、使用降阻剂和采用降阻接地模块等方法,一般都能起到较好的降阻效果。除了改善接地电阻,还应尽量利用拉线、杆塔的金属部分、铁塔基础等自然接地。一些线路运行单位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善了线路的接地电阻,但此后线路还是屡屡遭受雷击,经多次检查、测试才发现,故障杆段由于砼杆制造质量不良和运行年限较长杆内的钢筋锈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