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对联和碑文.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联和碑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2/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联和碑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联和碑文教学目标●了解对联和碑文的特点及种类●掌握对联的表现手法●理解碑文的基本写作格式及要求教学重点●碑文的基本写作格式及要求教学难点●学习并背诵一些名胜古迹对联,学习尝试撰写对联一、对联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艺园圃的一朵奇葩。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既有社交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的民族艺术形式。它形式短小、活泼,文辞精炼、考究,是一种十分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数千年来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直为炎黄子孙所喜闻乐见。对联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可以丰富多彩地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等。人们常用它来写景状物、叙事抒情、言志寄怀、庆喜吊丧、装饰环境、题赠劝勉、嬉戏逗趣、斗智逞才、诙谐讽刺等。它是一道语言风景,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教育价值、史料价值和民俗价值。对联是由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协调的对偶句组成的一种社交类文体。(一)对联的特点对联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仗,对仗是对联的形式和灵魂,其具体特点是:;万家忧乐到心头。——陈大纲:岳阳楼联对联是一种独立成文的文学体裁。对联由两句组成,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也有把上、下句叫作上只、下只,上半联、下半联。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合璧之妙,缺一不可。“对”就是形式上成双,彼此相“对”;“联”就是上、下联的内容要互相映照,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说明一个问题,表现一件事物,阐述一个道理。;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衡阳湘西草堂联由于汉民族语言是以单音为主,文字更是一个个独立的方块字,很容易写成整齐的句子。对偶讲究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词性、词组相同,结构、句法一致,成双成对地排列。;竹解心虚是我师。——阮元:沈阳故宫衍庆宫联对联的上、下联表现方法,要求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古汉语中,字的读音有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现代汉语的分法已有改变,把它都归为平声。至于仄声,那就是上声、去声和入声。对联要求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这种要求,和律诗的对句一致,读时琅琅上口,有一种音韵和谐之美。如: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月移塔影过江来。(仄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岭——千秋——雪(平)(仄)(平)(仄)门泊——东吴——万里——船(仄)(平)(仄)(平)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由于是双音节,第一字可不必细究。;去年年尾今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对联的上下句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对联的上下句之间的语意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种形式。(1)正对是指上、下联意义相似或相关。如:面面有情环水环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西湖四照阁联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从以上两幅对联来看,上下联的意义是相近或相关的,都是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2)反对是指内容上一正一反,相互映衬。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西湖岳飞墓的一幅对联,上联指岳飞,下联指用铁铸成的陷害岳飞的四个千古罪人。十年胜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夫人。这是在江苏淮阴韩信祠的一幅对联,“一知己”指的是萧何。萧何曾对韩信有知遇之恩,在萧何的重用下,韩信屡建奇功,后来韩信被杀,又是萧何与吕后设计陷害。“两夫人”,其一是指韩信幼年贫寒,为漂母所救,其二是指最终命丧于吕后之手。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反对就是上、下联之间是相对或相反的关系。另如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幅对联也是反对。(3)串对也叫流水对。是指上、下联的意义相互连接、结构上有明显的顺承、递进或因果关系的对联。如: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1936年鲁迅逝世,在上海万国殡仪馆的追悼大厅里,鲁迅先生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红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举国同悲,万民齐泣。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送来的,堪称一绝。(二)、春节时张贴的对联,它的时效性比较强。春联往往用以除旧迎新,表明志向,展望未来,充满豪情,表达美好祝愿等。如:世纪春光映照欢乐家庭;时代惠风点染多彩人生。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万木荣。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合人合万事合。紫气东来仙鹤舞;春光普照巨龙腾。九州安泰光日月;四海康宁唱升平。普天同庆喜看神州巨变;万众一心共建华夏文明。,人们将在宫廷、庙宇、府宅、园林的楹柱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这些楹联有的是描绘自然风光,有的是展现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