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2020年高中物理功能关系.doc

格式:doc   大小:33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年高中物理功能关系.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0/2/20 文件大小:3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年高中物理功能关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物理功能关系专项突破如图所示,AB为倾角的斜面轨道,轨道的AC部分光滑,CB部分粗糙。BP为圆心角等于143°半径R=1m的竖直光滑圆弧形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P、0两点在同一竖茛线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0由端在斜面上C点处,现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到D点后(不栓接)释放,物块经过C点后,从C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式中X单位是m,t单位是s),假设物块笫一次经过B点后恰能到达P点,,g取1Om/s2。(1)若,试求物块从D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2)B、C两点间的距离x(3)若在P处安装一个竖直弹性挡板,小物块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火,小物块与弹簧相互作用不损失机械能,试通过计箅判断物块在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是否会脱离轨道?2、如图所示,一质量M=,木板的左侧固定一半径R=,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轨道与木板靠在一起,且末端高度与木板高度相同。现在将质量m=(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小铁块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v0=,铁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最终小铁块到达长木板最右端时达到共同速度。忽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取重力加速度g=l0m/s2。求 (1)小铁块在弧形轨道上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2)小铁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和长木板长度L。3、一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经过A点时的速度vA=,AB长x=,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圆弧轨道的半径R=,滑块离开C点后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h==l0m/(1)滑块第一次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2)滑块刚刚滑上圆弧轨道时,对轨道上B点压力的大小;(3)、如图所示,一半径R=,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图中圆管未画出)进入轨道ABC。已知AB段为光滑的弧形轨道,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BC斜面与AB轨道对接且倾角为37°,滑块与圆盘及BC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和B点的机械能损失,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sin37°=,cos37°=(1)当圆盘的角速度多大时,滑块从圆盘上滑落?(2)求滑块到达B点时的机械能(取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3)从滑块到达B点时起,,求BC之间的距离。5、如下图所示的木板由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斜面的倾角为θ。现有10个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的均匀刚性球,在施加于1号球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均静止,力F与圆槽在同一竖直面内,此时1号球球心距它在水平槽运动时的球心高度差为h。现撤去力F使小球开始运动,。求:(1)水平外力F的大小;静止时圆槽对小球1的支持力大小;(2)1号球刚运动到水平槽时的速度;整个运动过程中,、如图所示,AB为一长为l并以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传送带,BCD部分为一半径为r、竖直放置的粗糙半圆形轨道,直径BD恰好竖直,并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A点上,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1)滑块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滑块恰好能到达D点,求滑块在粗糙半圆形轨道中克服摩擦力的功;(3)滑块从D熙再次掉到传送带上E点,求AE的距离。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的右端与在竖直面内的用内径光滑的钢管弯成的“9”形固定轨道相接,=,将质量m==m,离地高度h=m,“9”字全髙H=m,“9”字上半部分圆弧半径R=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1)滑块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作用力;(3)滑块从D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8、如图所示为一固定的游戏轨道,左右两侧的斜直管道PA与PB分别与半径R=1cm的“8”字型圆形管道的低端圆滑连接,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斜直管道的倾角相同,高度相同,粗糙程度也相同,管口A、B两处均用光滑小圆弧管连接(其长度不计,管口处切线竖直),管口到低端的竖直高度H2=,“8”字型管道内壁光滑,整个管道粗细均匀,装置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m==5m处自由下落,第一次到达最低点P处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此后经管道运动到B处并竖直向上飞出,然后又再次落回,……,如此反复。忽略物块进入管口时因碰撞而造成的能损,忽略空气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