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戏曲的发展之路.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戏曲的发展之路.doc

上传人:dyx110 2020/2/2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戏曲的发展之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戏曲的发展之路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群众之中。正是由于戏曲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载歌载舞,说、唱、表兼重的戏剧形式,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京剧作为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从诞生后一直不曾中断,一直以活的形态在舞台上传承和发展的戏剧。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京剧是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政府对各京剧院团的投入扶持和宣传力度史无前例。然而,受到如此尊崇的京剧,却依然面临观众市场日益萎缩和京剧院团生机乏力的尴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城市化时代,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据了解,现在每一天都有一种地方戏曲在消亡,这种残酷的现实的确令人感到担忧。戏曲随之出现的衰退现象,戏曲团体萎缩,究其根源就是失去了观众。这里有客观原因,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和休闲生活呈现多元化,戏曲不再是观众唯一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戏曲没有创作出更多的受观众喜爱的剧目,戏曲创作与时代脱节了,就会失去了戏曲赖以生存的基础——观众。时代向前进步,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提高了,民主、法制、人权、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理念普及了,支撑旧时代戏曲舞台的理念如忠(愚忠)孝节义、清官、包办婚姻、私订终身、科场发迹等都破碎了,从而也就失去了戏曲高台教化的神圣性,引不起今天观众的共鸣。况且,对于大多数的城市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来说,流行文化自然大行其道,西方歌舞或者话剧等或许还可能看到,传统的地方戏曲就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东西了。由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它的艺术含量多高,如果得不到广大青年观众的认可,就足以证明它缺少时代气息,因而会缺乏生机与活力。据说当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文革”复出之后,说自己的愿望就是让黑头发的观众回到剧场来听京剧,几十年过去了,市场情景没有太大变化。当前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是电视节目的丰富,使剧场艺术失去了垄断优势是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最僻远的农村也能通过电视看到最高舞台水平的演出,能欣赏到当今顶尖艺术家的艺术,所以,若相对水平不高的地方戏曲剧种的演出,就更难吸引今天的青少年观众。而换个角度来说,当下的青少年喜欢时尚、快节奏、时代感强的东西,戏剧大多节奏缓慢,内容又远离现代生活,难以引起青少年的共鸣;也有现代青少年缺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不懂得如何欣赏这样一种传统戏曲的原因,因为“看不懂”所以“不想看”。这就是为什么听戏的人也不少,但多是中老年人,难以征服青少年的心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想要改善目前这样的局面,就应该进行改革,做到保存精华、传承艺术、促进发展、走向市场。第一个方面就应该从戏曲本身出发,使戏曲在各个方面尽量接近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从而赢得观众,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在剧目故事方面,将故事改编得现代化、贴近观众的生活,并且应该将现代戏搬上舞台,而不是只演古装戏;其次在表演方面,动作、程式应该逐渐生活化;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