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主备:尹小霞审核:九年级备课组导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导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课时安排:两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扫清文字障碍,能流畅地朗读课文。2、疏通第一段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1——解题:①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②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链接材料】2——《战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1、读准字音。昳()丽朝()服衣冠() 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2、本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齐国“”的成就。3、反复朗读课文。二、学习方案1、预习展示。(1)各小组互查预习内容。(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劝齐王,写了一件什么家庭琐事。2、合作朗读。朗读课文,读准预习1里的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语言的节奏感和语势。3、合作译文。小组合作翻译第1自然段。4、交流释疑。邹忌的妻、妾、壳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5、背诵竞赛。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疏通理解第2、3、4自然段的文意,记忆重点字词的释义,重点句子的翻译。2、把握人物形象。导学过程:一、解释并记忆下列画线的字词。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能谤讥于市朝。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今齐地方千里门庭若市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闻寡人之耳者二、字词归类1、词类活用:①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④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2、一词多义①、()()②、、赵、韩、魏闻之,③、,自以为不如④、、古今异义①今齐地方千里()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③明日,徐公来。()三、分角色朗读。六人分别朗读:邹忌、妻、妾、客、齐王以及旁白。四、赏析人物。本文中邹忌和齐威王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请结合具体内容表述你的看法。五、比较探究。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第三课时导学目标:1、分析文章结构技巧。2、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导学过程:一、探究展示:1、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2、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3、邹忌是从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