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章振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医院护理部湖北保康441600)【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338-0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PCI是一项有创治疗,存在发牛多种甚至严重并发症风险。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现对我院PCI术后并发低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和进行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2011年在我院行PCI患者2500例,其中150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发牛率6%。男92例,女58例,年龄49〜78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急性心肌梗死40例。行择期PCI57例,急诊PCI93例。:患者均经穿刺股动脉入路,按标准方法行PCI。术前及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兀林、氯毗格雷;术中静脉注射普通肝素充分肝素化;术后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至50s以下时,在局部麻醉下拔出股动脉鞘管、手压止血、加压包扎,卧床、肢体制动20h以上。拔出股动脉鞘管后持续静脉滴注普通肝素48h,然后改为皮下注射3〜5小或拔出股动脉鞘管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3〜5d。:收缩压下降大于400mmHg,或血压降至90/60mmHg以下。。其中20例为PCI术中发牛急性血管闭塞或濒临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而并发心力衰竭;另30例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应用造影剂量过大而使心力衰竭加重。患者均于手术后3min至2h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经升压、强心、利尿及血压及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等处理,45例好转出院,5例死亡。。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于发病10h内行急诊PCI,造影示前降支起始部血栓闭塞,部分成功置入支架1枚,闭塞远端血管前向血流恢复正常。术后严重低血压(60/40mmHg)伴周围循环衰竭,诊断为心源性休克。在升压药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经升压、强心、利尿及血压及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等处理,最后,18例好转出院,2例抢救无效死亡。。5例患者分于术后2h〜4h出现胸闷不适、烦躁、气促、心率增快,血压降至90/60mmHg以下,经快速静脉补液后血压无回升,查超声心动图示中等量心包积液。予鱼精蛋白对抗肝素,其中2例行心包穿刺引流,另3例静脉泵入多巴胺2-4kg•min,血压维持在100/60mmHg左右,监测心包积液无进行增长。。患者表现为股动脉压迫止血部位疼痛、精神紧张、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降至90/60mmHg以下,并伴有明显心动过缓,心率降至30〜50次/min,其中10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停搏。经快速静脉补液后25例患者血压、心率迅速恢复正常;3例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出补液外,。另有2例并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考虑由于血压降低使冠状动脉灌输鞘管注压下降,导致前降支近端病变急性闭塞所致,患者因并发心源性休克最后抢救无效死亡。此例为开展PCI初期行单纯前降支近端病变球囊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