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临床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临床应用.doc

上传人:pppccc8 2020/2/23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临床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临床应用【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近年来,关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度的指标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公认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和糖尿病等,载脂蛋白及脂蛋白在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最近,又有一个新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标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对其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HCY理化性质同型半胱氨酸为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同型半胱氨酸于1932年由DeVgneaud发现,其结构式为HSCH2C02Ho血浆中存在氧化型和还原型HCY两种形式[1],氧化型含二硫基,包括同型胱氨酸和胱氨酸;还原型含硫基,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及半胱氨酸。正常机体存在少量同型半胱氨酸,还原型仅占2%。HCY转化的主要途径有两条:***化过程,即通过叶酸循环途径,有***四氢叶酸作为***供体,VitB12作为辅因子,在蛋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形成L-蛋氨酸。叶酸循环中的限速酶为5,10-***四氢叶酸还原酶。转硫过程,由VitB6依赖的胱硫瞇B合成酶催化完成,代谢产物进入三竣酸循环或由尿排出[2]。自20世纪60年代初在尿中首次被发现以来,同型半胱氨酸被认为与多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有关,如胱硫瞇B合成酶缺乏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尿症。近年来发现***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后形成的热不稳定型表型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相关联,这一基因有可能作为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遗传学检查的主要基因型。2HCY实验室检测方法最早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是氨基酸分析法,Ueland等测定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后经改良,目前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同位素法由Refsum等[3] 1985年建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14C标记的腺昔与HCY缩合后,经色谱分离,液体闪烁计数放射强度来测HCY浓度。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操作繁琐且有放射污染,未能推广使用。色谱法1987年Stabler[3]首先报道了气相色谱 质谱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该法可同时测定半胱氨酸、蛋氨酸、胱硫瞇和***甘氨酸等多种物质。虽然灵敏度、特异性好,但仪器价格昂贵而不能推广。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比较成熟且推广使用的方法,不足之处是样品处理、层析条件、样品检测及定量的诸多变异,使其难以标准化。Fiskertrand[4]等首先于1993年用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和尿液的HCY和硫醇物进行测定。HPLC根据衍生方式、检测方法可分为多种方法。应用HPLC准确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需要优良的设备、高超的技术经验和应用HPLC方法适当的时间,另外选择和制备内部质控也相当重要。免疫学法该法应用特异性的抗S-腺昔同型半胱氨酸单克隆技术,采用荧光偏振法或免疫法测定HCY。美国雅培公司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技术[5],用AXSYM仪器检测HCY,反应原理为:正常人血浆中HCY约1%以还原型存在,70%与白蛋白结合,30%形成小分子二硫化物。血浆标本在含二硫苏糖醇的预处理液作用下,HCY、混合的二硫化物及蛋白结合型等均被还原成游离HCY形式:tHCY在S-腺昔-L-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和过量腺昔存在下,被转换成SAH;预稀释的SAH混合物、抗-SAH单克隆抗体及标记的荧光S-腺昔-L-半胱氨酸示踪物一同孵育,仪器自动检测偏振光的改变,即可测出标本总HCY水平。此方法快捷、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