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浙教版科学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1浙教版科学2浙教版科学3浙教版科学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基本概念(一)、:生活在一定区域 内的同种生物个体 的总和,称为种群 .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二)、: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水土流失、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四)、生态系统。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4浙教版科学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 阳光(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 ———— 温度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 水分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 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 影响 :一个 生物群落 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 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转化的作用。(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 直接比较。(五)、(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 食物关系 形成联系——食物链。举例: 草 → 鼠→ 蛇 → 鹰。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通的渠道。变化规律:能量按箭头方向逐级递减。食物网。(1) 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 食物链 连接交叉,形成一种网状联系——叫 食物网。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注意:①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②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5浙教版科学(六)、: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 复杂 ,生物种类 越多 ,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 越强。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破坏1).破坏原因: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遭破坏。2).破坏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①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台风等。②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③人为因素 可以导致 自然因素 的强化或弱化。6浙教版科学第3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本章特点1、以“人”为中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对本章涉及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健康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和影响健康的有利因素”为线索,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2、本章涉及到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许多概念与知识,但学习的目的除了了解“人的健康与环境”有关的一些科学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3、突出科学探究。4、渗透科学史、反映新技术和社会问题。本章知识体系第1节 健康1、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最佳状态。生理健康2、健康包括 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生物因素3、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一些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可使人患传染病。(1)病原体(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2、传染病 (3)流行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4)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实施调查的过程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编制调查表。4、实施调查。7浙教版科学5、统计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有关传染病的一些概念病原体:指使人发生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微生物又包括细菌和病毒)传染源:指会散发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疾病者。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途径。 身体的防卫1、抵抗微生物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眼、伤口等防御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抵抗入侵的各种病原体。第三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