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肠梗阻病人的护理普通和泌尿外科【学习目标】1、理解肠梗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能对肠梗阻病人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2、掌握肠梗阻的概念、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3、能对肠梗阻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4、掌握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并能对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护理。5、能对肠梗阻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定义】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tion),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的肠梗阻发生于小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而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据统计,美国小肠梗阻的死亡率为10%,结肠梗阻死亡率为30%。肠梗阻若不能在24小时内诊断和及时处理,死亡率还将增加;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相当高。【病因】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小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是炎症、肿瘤、粘连、疝气、肠扭转、肠套叠、食团堵塞及外部压力导致的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及低血钾等也可引起小肠梗阻,另外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80%的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的,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乙状结肠,其他还包括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往的外科手术病史等。【分类】根据肠梗阻发生的(病因)基本原因分为三类:1、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所致。主要原因有三:肠腔堵塞(肠腔内有粪块、蛔虫团、异物);肠管受压(嵌顿疝、粘连带压迫);肠壁病变(肠道肿瘤、肠扭转、肠套叠) 2、动力性肠梗阻:肠壁本身无病变,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肉功能紊乱,使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如腹膜炎、腹部损伤、腹部手术后。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类。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而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肿瘤肠套叠嵌顿粪石粘连扭转肠管堵塞蛔虫导致的肠梗阻肠腔受压嵌顿疝导致的肠梗阻粘连带压迫导致肠壁病变炎症引起的肠梗阻肠壁肿瘤导致的肠梗阻(二)按有无血运障碍分为二类1、单纯性肠梗阻:仅为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肠管血运障碍。2、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后,伴有肠管血运障碍。(三)其他分类1、按部位分:高位肠梗阻;低位肠梗阻2、按梗阻程度分: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3、按发展快慢:急性肠梗阻慢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