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诊科常见疾病急救与护理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原则:迅速、准确、有效  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急诊室救护二、现场救护: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1)脱离危险环境 (2)解除呼吸道梗阻:松开衣领,侧卧位偏向一侧,清除异物。 (3)处理活动性出血:加压包扎、伤部抬高。 (4)处理创伤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无菌敷料封口。 (5)保护好断层肢体: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 (6)伤口处理:外漏部分严谨回钠。 (7)抗休克:止血、输液、扩容 (8)现场观察 三、转送途中的救护:力求快速,保证途中抢救 1、伤员体位:依据伤情选择,一般仰卧位,颅脑外伤侧卧或头部偏向一侧,胸部伤半卧位,休克取中凹位。 2、搬运方法:脊柱骨折平卧位,担架运送,3—4人一起搬运。 3、途中注意:头在后,下肢在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急诊室救护 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加压输液。 2、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伤口,抬高肢体。 3、胸部伤口的处理: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快速穿刺引流。 4、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使用高渗液。 5、腹部内伤处置:尽快输血、抗休克、手术。昏迷的急救与护理 一 意识障碍程度分为: 1、嗜睡:处睡眠状,可唤醒,又很快入睡。 2、昏睡:较深睡眠状,不易唤醒,答非所问,、昏迷:意识丧失,外界刺激不能感知 二、急诊处理: 1、病因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供氧,必要时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抢救药物,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 3、护脑治疗 三、救治原则 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 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3、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 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和抽搐。 6、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 四、护理重点  密切观察病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及大小便的性质,外伤情况和出血征象。 2、呼吸道护理:昏迷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 3、基础护理: (1)预防感染,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及时吸痰,口腔护理3-4次/日,做好会阴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 (2)预防褥疮 (3)控制抽搐,可镇静止痛。 (4)营养支持。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一、概念: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二、病因:1、血容量不足 2、创伤 3、感染 4、过敏 5、心源性因素 6、内分泌因素 7、神经源性因素 三、分期:休克早期、休克期、休克晚期。 四、观察要点:精神状态、皮肤黏膜、脉搏、血压、尿量、呼吸、体温。 五、分期表现 1、休克早期:口渴、面色苍白、皮肤厥冷、神志清醒、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压减小、呼吸深快、尿量少、眼底静脉痉挛。 2、休克中期:全身皮肤淡红、湿润、四肢温暖、神志恍惚,偶尔出现呼吸衰竭,尿量减少,眼底动脉扩张,血压在60mmhg以上。 3、休克晚期:全身皮肤黏膜发绀,出现紫斑,四肢厥冷,神志不清,体温不升,脉细弱或血压测不到,呼吸衰竭,无尿,全身有出血倾向,视网膜出血或水肿。 六、急救原则:恢复组织灌注和保证供氧 1去除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