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创造发明成功的因素.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创造发明成功的因素.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2/27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创造发明成功的因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创造发明成功的因素在明确了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是衡量小发明的质量标准以后,同学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希望自己能搞出优秀的小发明来。但是,步入小发明的成功之路,还要懂得小发明的成功要素。下面谈谈小发明成功的五个要素。1、善于学****勤于思考任何创造发明都需要知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知识就没有创造发明。不可想象,一个一无所知的人会有发明创造。在历届全国及各省、市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参赛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运用课本上知识的结果。这里仅举两个例子说明。例1:任意等分角器。这是广东省韶关市北江中学初二学生刘鸿燕发明的。1986年8月,在兰州的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上,获得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派官员穆萨先生颁发的这次比赛的唯一的一块金牌——“世界青少年发明家”。同年10月,这个作品又被选送参加在武汉举办的“全国创造发明展览”,获得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金牌奖。从其发明经过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科学知识的重要。在读初二年级,上几何课时,在课堂上,老师只教给同学们用圆规和直尺画二等分和四等分角。刘鸿燕想,老师怎么不教画三等分角呢?后来,老师说,用圆规和直尺作三等分角是世界数学难题,而且已经证明是不可能的。她想,不能用圆规和直尺解决三等分角问题,能不能用其他方法解决呢、如果能发明出这样的仪器,该多好呀!从此,她就特别留意等分角的问题。后来,学到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定理时,她想,等腰三角形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平分顶角,几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对应的顶角又是相等的,把它们连接起来,不就可以把一个角都等分了吗?于是,她找来透明的胶片,剪成一块块全等等腰三角形,再把它们用多种方法连接起来。有一次,她突然联想到,这些三角形连接起来,就像一把扇子,打开一把纸扇,不就看到很多等分角吗?扇子的轴就是公共顶点的位置,“扇子”所张的角度就随着变大变小,这样就可以用来等分不同大小的角了。为了随意改变公共顶点的位置,她沿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开一条导向槽,用一枚大头针配合就行了。这样作品又从“扇子”变成了“任意等分角器”。例2:自锁式衣钩。吉林省汪清镇三小六年级学生崔强(朝鲜族)发明的自锁式衣钩,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从其发明经过中,可以理解科学知识对发明思考的作用。中学生科技有一天,崔强放学回家,他脱下衣服往衣钩上一挂,刚转身,“叭”的一声,回头一看,刚挂好的衣服掉在炕上了。在这瞬间,他想出了一个发明课题:把这衣钩改造成衣服挂上去不会掉的新衣钩!他到处注意观察衣钩的形状和结构。认为要先解决挂上衣服不会掉的问题。于是,他便用锉刀把家里的衣钩锉得尖尖的,成为“乙”字型的竖弯。好了,挂东西确实牢固了,可是又细又尖的衣钩很容易刺破衣服,这样一来,原来只有一个矛盾,现在成了两个矛盾。他想呀想,总是想不出什么名堂来。一次,不知怎么的,他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夹子”的想法,用夹子式的衣钩行不行?他的夹子找出来做实验,结果,衣服挂上去不掉了,也不会刺破衣服,可是就是拿下来不方便。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他三番五次地做实验,还是没门儿。不得已,去找科技辅导老师,老师启发他,利用常识课里教的杠杆原理试试看,注意观察钳子夹东西的道理,拿来用用看。老师还在纸上画了几种图样启发他。经过再三琢磨,他终于做出了一只又大又笨的夹式衣钩。他高兴地拿去给老师看,老师说,这是一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