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对荆轲的评价.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荆轲的评价.doc

上传人:1314042**** 2020/2/28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荆轲的评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荆轲的评价有同学说,荆轲没有顺应历史的发展,看清当下的局势而鲁莽行事,但我认为不然,任何人都无法要求荆轲去顺应什么历史的潮流,因为在当时,没有历史,面对国家的存亡,没有几个人可以安坐房中分析发展形势,预知自己反抗后的情形和不反抗的情形,如果钟爱自己国家的话,就会像荆轲那样义无反顾,为国家献身。而且,是荆轲的反抗才造就了今天的历史,当时,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历史,就是今天的历史潮流。气量不够宽宏,导致准备不足。当时准备刺杀出发前,荆轲在等待一个副手,可能时间有点长,这让太子丹有点怀疑荆轲刺秦的诚意。结果荆轲大怒,带上秦武阳就出发了。荆轲刺秦王的时候,副手明显不得力。不仅如此,荆轲的精妙剑术貌似就没有得到体现,和秦王绕着柱子来回跑。而且荆轲明显没有练就类似与现代狙击手稳定的心理素质,当太医扔过药囊事,荆轲愣了一下,这时秦王已经把剑拔出鞘了。另外,荆轲的暗器功夫也稀松平常,向秦王投掷的匕首被躲过。当时天下已经没有可以与秦国抗衡的实力了,就算是合纵军也不是秦军的对手了,九州归秦已经是大势所趋了。在这个背景下的刺秦不过是时代的一个插曲,无力改变现实。最积极的结果也就是秦国换了一个君主,推迟统一的速度。不过荆轲作为一个江湖剑客,看不清天下大势也是无可厚非的有人认为:荆轲劝樊于期***过于残忍。那么是否如此呢?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所以,激励樊于期***献首实属为刺秦王之举得以成功而采取的迫不得已的方案。而且,对于樊来说,燕国若亡,不但无法为“父母宗族”报仇,连自己也无处栖身了。因而,想苟且偷生已无出路,而献出生命可就大义,很显然,这对于樊将军而言也并非绝对不良之计。再者,荆轲的行动并无丝毫自私的的成分——“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更何况他自己也将“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因此,荆轲之举无可厚非,而且,由此可看到荆轲的深谋远虑,精明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