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派出所间警务协作协议书范文篇一:警务合作教材警务实践中,常需跨警种、跨部门、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合作打击和预防犯罪、处置紧急警务、交流警务信息等,警务合作由此而生。现代警务合作以其主体多元、合作灵活、信息共享、高效联动和资源整合的特征发挥着重大的现实功能。这种警务合作实践的履行主体、活动方式与要求等有别于其他单一的警种、部门、地区或国家的警务活动,因而对其活动规律有必要加以理论概括。本章将阐述警务合作的涵义和意义、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合作原则,分别总结国内与国际警务合作的涵义和种类、合作模式或机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并介绍国际刑警组织的概况。第一节警务合作概述一、警务合作的涵义和意义(一)警务合作的涵义警务合作,主要是中国公安机关内外的不同警种、部门之间,跨行政区域的各级公安机关之间,以至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警察部门之间在各种重大警务活动中沟通和交流信息以及协同行动的一种横向联合方式。总体上,分为国内警务合作与国际警务合作。(二)警务合作的意义警务合作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警务活动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态势的日趋明显,犯罪活动具有跨地域、流动化和国际化特点,跨地区、跨警种和跨国家的警务活动渐增。构筑和谐的警务合作机制,对节约警务成本,提高警务效率,更好地履行公安机关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至关重要。。通过警务合作,可一定程度地打破警种、部门、区域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警用资源。一是可以整合大规模用警行动资源。女口,集中各警种的警械装备、通讯设备、运输车辆和给养保障;选定处理大型治安灾害事件的疏散和救助场所等。二是可以提供强大的综合查询信息保障。如,启动社会联动保障单位数据库;综合利用巡警的实时无线查询系统,刑侦部门的在逃人员信息库、犯罪嫌疑人指纹库,治安部门的吸毒人员数据库,交通部门的被盗车辆数据库等警情信息,提供包含巡区内道路、民居门牌号、重点场所、标志性建筑物等内容的地区基础实用资料等。三是可以相互提供执法支持。如,在异地警力配合下,抓捕逃犯,追缴赃物等。。目前,国际警务合作扩展到通过警务信息领域、办案领域、公共信息网络安全领域、道路交通管理领域、警务指挥和行动领域、队伍建设领域等多个方o这不但使得在破案协查、调取证据、追捕嫌疑人方面更加得力有效,同时在突发事件处置、高速公路治安防控等行动协调上,在外来人口管理、预防犯罪等基础性工作方面,也可实现深层次的联动和指挥调度的同步,从而一定程度地打破某些警务工作的局限,拓展现阶段警务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域。。针对大规模突发性事件、重大安全保卫任务、跨区域打击现行犯罪行动等重大警情,通过警务合作,优化警务协调配合,可确保在最佳时机以最佳警力搭配方式,形成强度适宜和高度整合的整体力量;通过建立区域联动,构建各地、各台,充分发挥多方优势,加强相互配合,形成区域乃至国际化打击犯罪的高压态势和信息共享、指挥联网、整治同步、打击联动的局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警务工作效能,以合理的警务资源保障对警务的妥善处置,获取最佳的警务效益。二、警务合作的基本趋势当前,警务合作已日益成为重大警务处置行动乃至日常警务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呈现出渐趋综合化、全球化、规范化与科技化的趋势。(一) 综合化趋势警务合作的目的是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时空控制,促进公安机关整体功能的优化,更加快、准、狠地打击犯罪分子,更有效地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随着人民群众对警务活动需求范围的逐渐扩展和违法犯罪的日趋多样与流动,只有强化警种、部门和区域之间的联动,扩展合作主体、扩大合作范围、增加合作形式,才能构建开放性、多触角的警务合作平台,在警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加强相互配合,寻求不同系统的互补性和同步性,使信息多渠道迅速地流动,求得相互间的协调和合作,在基础工作和打击防控上整体联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警务工作效能。(二) 全球化趋势在政治经济活动日趋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大范围、高频率的信息交换、经济交流、人口移动等也诱发了种种新的犯罪活动。跨国犯罪、有组织犯罪日益严重,毒品犯罪、洗钱犯罪、环境犯罪、恐怖活动不断增多,以往一国的许多社会问题正在成为日益严重的国际社会问题。面对这种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仅仅依靠自己的执法力量,都难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为此,各国之间的警察机关就刑事执法、社会治安管理等警务工作展开的合作会越来越频繁,成为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三) 规范化趋势新形势下,基层警务部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无论是从犯罪活动特点和警务活动范围的演变趋势来看,还是从打击犯罪、更好地履行警务职责的实践需要看,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科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