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猪苓高产种植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猪苓高产种植技术.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3/4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猪苓高产种植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猪苓种植猪苓别名野猪食、野猪粪、野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是我国传统的稀有中药材,味甘、淡,性平,主要含麦角笛醇、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等,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蚀等,还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猪苓以野生品供应市场,近儿年产区过度采挖,野生品已呈枯竭之势。现将其人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 选地与整地1、 选地:在原始阔叶林、混交林或次生林屮栽培,如桦、橡、械、柞、柳等林下,不要栽在针叶林内。选择海拔1000-2000米的阴坡地或半阴半阳坡地,坡度15・45度,土壤以厚20厘米以上的腐殖质土层为佳,微酸性土壤含水量耍在40%左右,盐碱地和草炭地不宜栽培。2、 整地:选地后顺坡挖窝(亦称窖),长度70厘米,宽度60厘米,窝深18-20厘米,窝距50厘米。二、 材料(以每平方米计)⑴猪苓菌种3瓶;⑵蜜环菌种3瓶;⑶菌材木棒直径5・10厘米、长50厘米;⑷猪苓生长素;⑸阔叶树叶;⑹树叶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三、 繁殖方法1、窝底铺树叶厚2-3厘米,将蜜环菌掰成1-2厘米的小块均匀撒在树叶上,再把猪苓生长素均匀撒在树叶上,把菌材(木棒)摆在撒好蜜环菌的树叶上,菌材间距3-5厘米,用混合物将菌材间距填平,将猪苓菌掰成2厘米左右的块状,均匀摆放菌材两侧和端头上,然后盖厚3厘米左右的树叶,树叶上盖厚10厘米左右的腐殖土,最后窝顶再盖树叶。菌种栽培猪苓的关键在于猪苓菌种的质量。优质猪苓菌种菌丝粗壮,表面有网状菌根,菌丝萌发力强,成功率高,地温15°C以上点播5天菌丝定植,20-30天菌丝向土中延伸呈根网状,60天开始在树叶及土层中形成白色球星幼苓。购买菌种应认清优劣,以免造成经济损失。2、温度:°C即可萌发,在18-22°C生长最快,超过28°C生长缓慢,低于9°C、超过30°C停止生长。四、采收与加工1、 用纯猪苓菌种播种的成熟期约3年左右,(老方法栽培的为5・6年),当猪苓色黑质硬(称老核)时,可于春季4-5H或秋季7・9月釆收。2、 加丁:将收获的猪苓菌核去掉杂质,刷洗干净,晒干,即为商品药材。装入麻袋或竹筐,放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待售。猪苓外皮呈乌黑色光泽、体重、坚实、断面洁白或黄色者为优级品一般认为黑苓是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老警,灰苓是二年生的,白苓是当年新生苓。菌核的颜色只能作为鉴定猪苓生长年限的参考,而不能作为惟一的依据。2•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地形地势野生猪苓多分布在海拔1000-2200米的次生林屮。而云南省的点苍山,海拔2700-3400米的高山谷地,也有分布,认为与当地受孟加拉海洋性气候影响冇关。各地条件不同,坡向分布也冇聾异,一般东南及西南坡向分布较多,坡度在20-60度山坡均有分布。(2)植被猪苓主要生于林下树根周围,常见树种有柞、桦、械、椽、榆、杨、柳、枫、女页子等阔叶树,或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及竹林内,以次生林为最多。(3)土壤在山林中腐殖质土层、黄土层或砂壤土层中,均有猪苓生长,但以疏松的腐殖土层屮,生长猪苓为多,-,菌核大,分叉少,称猪屎苓;土质瘠薄,结苓小,分叉多,甚至呈饼状,称鸡屎苓。同一窝中猪屎苓分布在下层,鸡屎苓分布在上层。(4)温度猪苓对温度的耍求比较严格。陕西汉中地区,地下5厘米处的地温在8-9°C时开始生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