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状况评析依法行政论文一、现代社会政治参与的一般价值性规范所谓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活动。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实现形式,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主要是伴随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系的确立而首先在西方国家产生的。可是,促成现代政治参与产生的根本条件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进而造成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异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即社会不断趋于分化与专门化,造成社会不同群体与个体在职业经历、生活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均千差万别,异质多样性特征日益明确,从而使社会矛盾与冲突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既有的政治理论及实践经验表明,解决与缓和这类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方法是,社会应给予它们以一定的渠道、途径与方法宣泄出来,即予以必要的制度性疏导,其中重要的方面正是赋予公民以广泛参与政治的权利,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保证各种民众意愿得到制度化的充分表达,通过民主程序协调、整合不同利益集团的要求。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认为,在一个健康的现代民主社会中,参与原则要求所有的公民都应有平等的权利来参与制定公民将要服从的法律的立宪过程和决定其结果。为此,宪法必须确保一种参与、影响政治过程的公平机会[1]。韦伯同样强调,经济发达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政治民族”,亦即它必然也必须发展一套相对发达的政治过程和政治机制,能使社会大众都参与在本国政治之中[2]。显然,现代社会政治参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高度的政治参与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现代社会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有着显著的价值。其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适应独立经济主体自由竞争、发展的需要,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政治参与的扩大化也被视为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政治参与的政治价值则更为现代社会所不可或缺。它不仅体现在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直接有助于扩大民主,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以避免“政府失灵”;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公民通过政治参与,使他们有机会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从而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起到稳妥地矫正政府行为和公民意愿及选择之间的矛盾的作用,使公民的政治需求压力得到释放,实现公民对现有政治体制认同感的提高,巩固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价值,这样就能减少社会冲突,确保政治的稳定和发展。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曾使用了一个极为简单明了且相当富于启发性和阐释力的模型,即“挑战和应战”的历史思考模型。根据该模型,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缺少各种各样必要的压力,这个国家不可能很好地得到发展,所以国家需有必要的压力和挑战,而成功应战的结局便是文明的诞生及其生长和发展[3]。公民的政治参与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其实正是这样的“挑战者”。一个明智的政府应积极充当其“应战者”,允许并鼓励公民政治参与的经常化和制度化,以充分消化政治参与带来的能量,实现体系的正常新陈代谢,保持政治体系的持续稳定。当然,一定的政治参与水平必须与一定的政治结构相适应。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公民政治参与的活跃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政治现象。因此,尽可能地推动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乃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结构在较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