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读经论争的百年回眸.pdf

格式:pdf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经论争的百年回眸.pdf

上传人:zhuhl0912 2014/4/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经论争的百年回眸.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万方数据
读经论争的百年回眸洪明一、读经何以成为问题——梁启超年——何炳松年教育学报学校读经问题,实十年来教育界一宿题也,因争持未决,而至今各校亦遂无经课。吾自昔故疑读经之难,故偏袒不读之说,谓将经语编入教科书已足;吾至今仍觉其难也,然从各方面研究,渐觉不读之不可。读经问题,在国内一般人看来,都早已不成问题。因为一部分人以为经书是两千年前的旧书,到现在已用不着再读,读经就是开倒车,还成什么问题。同时在另一部分人看来,经书是我国先哲的心传,不朽的杰作,值得我们多读,叫青年人人去读一点圣经贤传,还成什么问题。读经一事,双方既都认为不成问题,各执一说,不肯相下,于是乃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辛亥革命已逾百年,其最大贡献是埋葬了两千年的帝制和两百多年的清王朝,与其一起废止的还有读经。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读经远非推翻一个政权那样简单。读经的废与存很快转变为国人的一个百年难题。读经之所以成为一个百年争议未决的问题,其实经历了一个孕育、演变的过程。读经问题的确是从民初废除读经开始的,但在清末“西学东渐”过程中这个问题就已经孕育了。到了民国之后,“一切符合共和精神”,中小学的读经科和高等教育中经科大学一概废除。读经问题由此产生。中体西用:清末读经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及问题自西汉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读经作为历代王朝教化民众、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两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为求强、求富,开始大举兴办洋务,“师夷长技”。兴办洋务,人才是关键;人才培养,教育为根本。从年开始,清政府在传统的官学体系之外创办了诸多洋务学堂,派遣幼童留学欧美,进而有改良书院、改革学制、废除科举制之举。新式人才的培养根本就是引进西学,由此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学、西学关系。由于学校课时紧张,学生精力有限,洋务学堂里竟出现要:读经问题是民国初年废除读经之后围绕恢复读经和反对读经而产生的一系列论争,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抛给世人的一个世纪难题。百年来,关于读经的争议主要经历了四次:第一次发生在民国初年,主要围绕着袁世凯、康有为等复古尊孔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者反复古斗争展开;第二次是世纪年代在东西文化反思过程中出现的,以年章士钊“读经救国”论和鲁迅的批判为标志;第三次发生在世纪年代抗战前夕,高潮为《教育杂志》年“读经专号”中关于读经的大讨论;第四次肇始于世纪年代,至今尚未结束。读经的论争还会继续,解决读经论争的最好态度是抱有开放心态,认清潮流,允许实践。文献标识码:第淼期年泄嗌倌暄芯恐行模本摘关键词:经学;读经;论争;东西文化反思;新文化运动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作者简介:洪明,男,汉族,安徽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价值与品德研究。..收稿日期:—一
万方数据
二、第一场读经论争:裹挟在复古反复古斗争中的“替罪羊”中西学关系紧张的根本之策——中体西用:中学治教育学报矩“馆中功课以洋文、洋语为要”,有些学生“午刻始行到馆,并不学汉文”认窒蟆N!岸苏飨颉保反复酝酿,清政府最终同意洋务派提出的一套解决心身,西学应其事;上午“子日诗云”,下午“声光电化”。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学逐步演变成读经与修身两种形态;在高等教育中,中学课程走进了“人伦道德”“经学大义”等“公共课”中,而经科大学则成为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