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钢琴比赛的误区.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琴比赛的误区.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2/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琴比赛的误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一技之长。曾经被冠以上流社会“身份象征”的钢琴弹奏在国人眼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钢琴学习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各类钢琴比赛、考级“应运而生”。如今,很多琴行和家长依然热衷于各式各样的考级和比赛,但考级和比赛背后的经济利益追逐却鲜为人知。日前,留法归国的钢琴演奏大师倪文指出,目前广东钢琴教育存在四大怪现象,他放言:“我们国家的钢琴教育生病了,钢琴比赛、钢琴考级甚至是钢琴学习完全被经济利益所"扭曲"。”今日看点●为了赚钱争办比赛●钢琴比赛无人监管●考级仅是流于形式●高分低能屡见不鲜●考级机构山头林立●学琴孩子成唐僧肉怪象一一场钢琴比赛刮金数十万元小晨今年10岁,学习钢琴已有5年,曾参加过老师推荐的两次比赛,总共花费2000多元,其中包括初赛150元,复赛、半决赛、决赛各300元,一场比赛下来花费总共是1050元。两次比赛,小晨都冲进了半决赛,一次“无功而返”,一次获得铜牌。小晨说,同学们基本都能进复赛,在他参加半决赛时,发现大概还有数百人。“为什么一次次淘汰赛之后还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报名者一般都能通过复赛,到了半决赛和决赛才真正开始刷人?”小晨的父亲对此非常不解。更令其疑惑的是,每个环节比赛的场地并不固定,而是游击战式的,打一枪换一个阵地。“孩子去年参加比赛时,初赛在人民路,后面的比赛转到了北京路、天河路等多个地方,”张先生说,“每年琴行都会给孩子推荐很多场比赛,现在我只帮他挑选一两场。”有知情人提醒张先生,主办方有收取报名费之嫌。曾获得法国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培养出36位国际钢琴比赛获胜者的留法归国钢琴大师倪文痛斥,目前钢琴界频繁举行各种比赛,完全是主办方的“刮金”之举,根本不是为艺术、为教育。倪文说,广州大小琴行举办的钢琴比赛参加人数多,报名费颇高,而多数比赛最后为获奖者基本只是颁发成本廉价的证书和奖杯,基本没有奖金,因此“收入相当可观”。从1995年至2001年,倪文连续6届被邀请参加过巴黎国际音乐比赛钢琴项目评委。据其介绍,国际钢琴比赛报名费全免,由相应的基金会支持,进入半决赛的选手连吃住的费用都可以报销。进入决赛的选手有机会出唱片、开音乐会。另外,在法国,钢琴比赛对参赛者有一定门槛,评委会会对报名者上交的演奏视频进行初选。“比如说有400人报名,通过录音带录像带筛选出50人进入现场比赛,进入半决赛12个名额,决赛6个。”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面上的钢琴比赛,按照年龄等组别初赛报名费大都在150-300元不等,而进入复赛、半决赛、决赛则需要更高的费用。一位曾组织过钢琴比赛、不愿公开姓名的钢琴老师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组织一次少儿钢琴比赛,他最多一次赚了32万元,最少一次是18万元。怪象二纷杂比赛圈钱基本无人监管有业内人士感叹,现在钢琴比赛的“商业化”成分确实太大,“如果比赛针对成人那无可厚非,因为成人有辨别能力。但是孩子还小,很容易被老师的观念左右,赚小孩子的钱实在不应该,这个市场实在应该好好整顿。”该业内人士透露,举行一场钢琴比赛,“除去成本,几十万元的收益肯定是有的,所以现在市场上很多机构才乐此不疲地搞比赛”。前不久,番禺业主论坛上一名网名叫“可乐糖果2”的家长发帖:“女儿的钢琴老师说要给她报名参加一个钢琴比赛,需要300多元的报名费!可是她连3级都还没有考啊!老师通知说要去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