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燃烧的定义并知道燃烧所需的条件。让学生懂得灭火的原理并知道遇火逃生的一些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让学生归纳出燃烧的条件。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灭火的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树立防火安全意识。教学用品:酒精灯、烧杯、试管、试管架、橡胶塞、镊子、药匙、锥形瓶、分液漏斗、导管、坩埚钳、手帕、火柴。红磷、白磷、热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过程:导实验引入:魔术表演《不怕火烧的手帕》为什么手帕没有烧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将可以解开这个迷。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燃烧的定义并探究燃烧的条件。(2)知道灭火的原理并了解遇火自救的一些方法。实验探究教师演示《燃烧条件的探究》,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下列问题:(1)木条燃烧而石头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试管内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3)为什么试管内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4)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氧气后却燃烧了?综上所述,可知什么是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展示,并归纳燃烧的概念和燃烧的条件:(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教师解释: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没有燃烧。教师强调:什么是着火点?(过渡)燃烧可以造福人类,但使用不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害。3、学生讨论: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结合教材129页至130页第一自然段内容,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可用水浇灭;油罐着火时需用水喷淋降温。(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4、学生展示并归纳灭火的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5、学生讨论并展示:点燃一根蜡烛,请你会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将其熄灭?并简述其原理。(过渡):小火我们可以想办法将其扑灭,但如果大火来临,我们就应学会逃生。假如你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