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老牛和小牛》.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牛和小牛》.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20/3/1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牛和小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课《老牛和小牛》教材分析牛是勤劳的象征,历来喜为文人墨客赞赏和描绘。本课教学时要利用学生积累的有关牛的知识,通过观察、记忆和想象,了解牛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生活****性,比较各种牛的异同,概括地画出牛的形象,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并表现出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母子情”或“父子情”,在心中树立牛的美好形象,进而感受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概括牛的外形基本特征,把握和表现牛的头和身体的组合关系(身子的大小比例、头转动的角度)是上好本课的基础。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感知和了解牛文化的条件,使学生对牛的种类、体形、牛角的区别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所了解,并能择其熟悉的一两种加以表现。为此教材中编排了李可染的《牧归》、韩滉的《五牛图》,为学生了解牛文化提供图例。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如何表现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为此,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表现这一主题的情趣盎然的优秀学生作品。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懂其景其情。城市学生对牛不太熟悉,而对在动物园见到过的熊猫、猴子、小鸟等较熟悉。教学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所能表现的内容。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课前多途径收集牛的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以此来了解牛,加深对牛的印象。重点、难点。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教学过程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 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 (2)“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 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④老牛和小牛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在进行选美比赛呢。启发学生想象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一同嬉水、争草吃等。(2)围绕背景,做着色指导。课件展示:主体不变,作背景变换。(一会儿是青青的牧场,一会儿是强烈的色彩……)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