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思想若水---也可随笔世上大多数人都希望思想家的思想应该象山,许多的思想家自己也认为自己的思想是巍峨的高山。是呵,山是那么的伟岸,可以揽云驾雾;山是那么厚重,可以挡风阻雨。登高俯瞰,百里入眼,万物皆微,振臂高呼,旷达三界,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个境界啊!于是,有能力的人热衷于造山,没有能力的人就热衷于登山。造山之人,自然能够依势获利,登山之人也可借势而为,而且获利之丰,犹过之而不及。君不见,一部结局凄苦的《红楼梦》,养活了多少快乐的“红学家”?一个饱受磨难的孔子,养活了多少安逸骄狂的儒生(也包括如今那些不是儒生,但拿孔子开讲的人)?我一直思索,为什么世界多山的地方,多贫穷落后?或许有人说关山千重,阻碍了人类的交流,造成信息的闭塞,交换的障碍,因此这些地区因此而贫穷落后!是吗?我一直以为这不是真正的原因。如果天理与人道相通,那么我们如果清晰而明确认识到信息的闭塞、交换的障碍对于人类的发展是多么大的桎梏,可为什么人们却热衷在自己与他人的心灵中去制造重重高山呢?答案只有一个,我们以我们的私欲去制造高山!我深深的痛惜,我们如此明白,却摆脱不了我们的私欲的魔咒。或许我们共同的私欲积累成一个封闭的山门,这才是多山之地贫穷的根源!我一直思索,孔子为什么自己不写书?是他不会写?是他没时间写?我想是他不愿写!我认为,他不想他的思想成为山,他希望他的思想化为水,他不想用文字将他的思想堆砌成高山,成为他山之石;他只求他苦苦追求的梦想能进入别人的内心,成为生命和谐之源!就是这样,现在许多人依旧在误读孔子,一直以为他的思想是高山,是那么伟岸而厚重,只能仰望、匍匐归依。或许我们根本就没有了解他的本意,他不想他的思想成为高山而是希望化为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