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中政治学科经济生活计算类选择题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政治学科经济生活计算类选择题解析.doc

上传人:1017848967 2020/3/2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政治学科经济生活计算类选择题解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政治学科经济生活计算类选择题解析参评教师顺昌第二中学刘荣明试题展示2014年E国货币兑换F国货币的汇率为1:12,某商品的价格为45单位F国货币。2015年E国通货膨胀率为20%,同时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若其他条件不变,: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中汇率的知识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价格的相关知识。:本题为复合型计算类选择题,要求考生准确掌握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寻找计算需要的信息,考核学生运用经济生活公式的计算能力。:直面生活,价值引领,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直面经济生活的能力,正确认识汇率变化、通货膨胀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明确汇率稳定、币值稳定对居民生活安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知识考点本题为经济生活计算类选择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外汇与汇率;影响价格的因素。考试大纲要求学生理解运用的具体知识考点有:,汇率升高或者汇率跌落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汇率升降的计算方法。。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后,价值量的计算方法。。由于E国通货膨胀率为20%,2015年E国货币兑换F国货币的汇率为1×(1+20%):12=1:。2015年,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用F国货币表示,该商品价格为45÷(1+50%)=:1的汇率,可以兑换3单位的E国货币。故本题答案为C,该商品的价格用E国货币表示为3单位。学生学情我校属于省二级达标高中,学生总体素质一般,就本题而言,预估学生正答率在50%左右。:汇率、劳动生产率与价值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概念的外延界定不准确;审题不全面,难以提取三个主要经济数据,弄不清数据的内在关系;解题思路较窄,不能按题目要求分步计算、转换,而出错;对计算公式把握不准,运用经济生活公式计算能力较弱。:夯实基础知识;训练审题方法;培养解题技巧;提升相关能力。具体操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生活计算类选择题专题的限时训练,讲练结合,各种计算题分类突破,区别不同学生学情,因材施教。:2014年E国货币兑换F国货币的汇率为1:6,某商品的价格为24单位F国货币。2015年E国通货膨胀率为20%,同时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20%。若其他条件不变,:2015年E国通货膨胀率为20%,E国货币兑换F国货币的汇率为1×(1+20%):6=1:5;同时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20%,2015年该商品的价格为24÷(1+20%)=20单位F国货币;此时,12单位E国货币=60单位F国货币,因此12单位E国货币可以买3件该商品。:知识同类、材料同类题2014年某商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360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如果2015年该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