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简·爱》在中国的传播10汉文班37王楠作为世界名著,《简·爱》自问世至今,一直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但它从20世纪初被引进中国,到如今出现包括全译本、缩写本、中英对照译本乃至连环画等各种版本,甚至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在坦。从20世纪进入我国,到21世纪的今天,《简·爱》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建国以前,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以及文革后至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读者《简·爱》的理解、评论家对《简·爱》的阐释都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不同时代语境下的《简·爱》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外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大致轨迹。一、建国以前,《简·爱》走进中》象征着《简·爱》正式走进中国,虽然这只是一个节略本,后来伍光建翻译了《简·爱》最早的全译本,截至1948年,这个版本被再版过7次,十几年间,《简·爱》就在我国构建了自身的经典地位。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20世纪30年代初期,“左联”是我国文艺思潮的主流,而《简·爱》所表现出来的“批判现实主义”符合这一时期对文学的要求,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也契合了当时中国文学的特征,同时,《简·爱》最后实现了男女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妇女地位的提升。甚至在抗战初期,文字翻译出现沉寂的时期,《简·爱》也没有退出经典的行列,因为女性在抗战时期也有重要作用,比如“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等团体给予了抗战莫大的支持。在这一时期,中国评论界对夏洛蒂·勃朗特的研究评价是比较简单的,在我国的报纸杂志上只有少量的评论文章,也都是比较简略的介绍,并未上升到学术层面进行研究。毕竟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只有那些关注民族命运、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才能更受到评论家的青睐,而《简·爱》显然不能与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家的责任感、使命感极强的作品相提并论。当时对夏洛蒂·勃朗特以及《简·爱》的评价有以下两点:一是认为夏洛蒂·勃朗特是现实主义作家;二是高度赞美《简·爱》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十七年”,《简·爱》逐渐沉寂“十七年”中,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很少又可能进行,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受到政治影响,文学被定义为“螺丝钉”、“匕首”等,是阶级斗争的武器,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苏俄文学受到大力倡导,同时倡导文艺工作者努力学习苏联作家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在欧美方面,我国译介和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被马克思称赞过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好在马克思肯定了夏洛蒂·勃朗特对现实主义的批判性,虽然这使得《简·爱》的经典性得到保障,但它仍不可避免地被划归到“小资情调”的范畴,对它的研究也是出于政治需要,甚至成为反面教材,比如1958年北大师生编写的《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提到“许多读者同情主人公的遭遇,甚至流下了眼泪,但却没有注意书中有害的部分,因而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对《简·爱》的研究,一般是从政治角度进行审视和批判的,往往肯定简爱的反抗性和进步性以及作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的关注则少很多,甚至忽略了它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美术价值。这也反映了当时我国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三、文革时期,《简·爱》失去地位在文革时期,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丧失了地位,这时候剩下的所谓文学作品不过是政治的工具,因此《简·爱》的传播基本处于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