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寂寞让人如此美丽昨日,听一老教师说起我市原文化部门某位才华横溢的高官因经济案件身陷囹圄,在狱三载,完成书稿六部,为宁波文化又添浓重一笔,不禁思虑良久。在鄙薄他不守清正廉洁,为五斗米折腰的同时,倒为他能耐住寂寞,因祸得福而欣慰不已。倒下去一个政客,站起来一位文人。这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重大逆折,更是社会文化事业的一大幸运。如果没有这段非同寻常的经历,或许他依然沉迷于浮躁喧嚣,物欲横流的俗世之中而不能自拔,亦无暇反思。但转而又想,我们又不是人人都会有(也不该有)这样的经历,又怎样去抵制现实世界里的种种诱惑,做甘于清贫淡泊、乐于寂寞耕耘的高士呢?        寂寞总是静静的,有时候长夜漫漫天穹如盖,月光如水,灯光如豆;有时候前路茫茫,夕阳西下,暮色沉沉。百无聊赖时,寂寞就悄悄地来了,像初冬的寒意,一丝丝进入人的肌肤,淡淡的惆怅,顿时便围绕过来。人一旦有了寂寞,即便是身处闹市,也会感到形单影只,寂寞让人空虚无聊,忧郁哀伤,最后烦恼焦躁,以致精神压抑,意志消沉。平时,人们总感叹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而当寂寞来时,却又感到度日如年,因而,人总是在想尽办法排遣寂寞。        有人说:甘于寂寞是一种消极厌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与世无争、自命清高的做法。以我之见,这种看法并非正确。寂寞者并非高群索居,闭门独处;也非超凡入禅,与世相绝;更非消极厌世,颓唐沮丧。所谓甘于寂寞,乃是对追名逐利、浮躁骄矜的一种睥睨,乃是对市侩俗气、纸醉金迷的一种鄙夷,乃是在宁静淡泊、耿介拔俗中默默耕耘的一种精神境界。正因为如此,惯于寂寞者常常有自己的广阔的心灵世界,有自己理想的绿洲和希冀的花朵,更有一颗赤子之心和乐于奉献的情怀。也正因为如此,甘于寂寞者不乏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力。他们不但能在寂寞中默默地耕耘,还能用良知和理性严格地塑造自己鞭策自己和完善自己。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写下的“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许多千古绝唱,可以说是他一生寂寞单薄的生动注释;孟浩然抱怨:“不才明主弃”是不甘寂寞幽人的乡间,“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时,又是多么的意态安闲。陶渊明隐居时,在南山下种一片豆子,每天早晨,拿着锄头干一天,傍晚载月而归。闲暇时,观景赏菊,吟诗交友,排遣寂寞,生活中充满了田园情趣。大画家齐白石说:“画者,寂寞之道”。他衰年变法,十载关门。声言“饿死京华,公等勿怜”。成为中国画之巨擘。23岁就获得哲学硕士学位的黑格尔,躲在偏僻的伯尔尼当了6年的家庭教师,于缄默中摘抄了大量卡片,写了大量笔记,终于成为集德国古典哲学大成的伟大哲学家和美学家。独思使爱因斯坦创造了科学奇迹。因为独思需要孤独寂寞,唯有孤独寂寞才能更有效的独思。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屈居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