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的好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习惯是其重要的基础。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事实上,-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历年来重视养成教育,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基础工作来抓。我们倡导:以文明习惯教育为突破口,进而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律习惯方面培养学生好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多年来的实践,我们虽然在学生一些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上有了一定的做法,但是也感到“一头沉”的问题,即学校重视,家庭忽视;学校本身又偏重于校内的教育,而缺乏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协作。这些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习惯受多方面影响,“一致化”是重要的教育原则,只有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识,整体培养,齐抓共管,才能固化学生的好习惯。2006年我校参加了幸福村学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体联动式习惯培养模式”的课题研究,并确立了子课题。2007年我校的“通过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好习惯的方式方法的研究”课题,立项为朝阳区“十一五”经费资助一般课题,并深入开展研究。现就课题研究主耍观点及体会等进行简单陈述。一、课题的提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主要在学校里养成。”可见,强化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是教师的重耍职责,是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幸福教育的根源。好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它是促进人走向成功的阶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所以在教师做出努力的同时,必须有家长的配合,不能给不良习惯产生留有漏洞。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同时,我们提倡“家校合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一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鉴于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校确立了此项课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找寻一条学校与家庭相互合作,更新家长观念,提升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质量的新途径。(一)改变不容乐观的儿童习惯现状,培养自理、自学、自律的新型人才世界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的科技、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竞争与挑战日益激烈。而众多竞争的核心是人的竞争,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将是国民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之核心是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赖于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孩子,他们是家庭的希望;作为学生,他们是学校的太阳;作为人才,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可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凝聚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期盼。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决定他们能够顺利成长、快速成才的关键所在,这是…道摆在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忽略和逾越的重要课题。反观我国当今这代少年儿童,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家人、社会等方面的无微不至的关爱。现代家庭,面临着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四二一”状况比比皆是,不少家庭缺乏正确的育人理念,无论大小事情,一应包办代替,长期严重的“关爱过渡”,导致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都被剥夺。孩子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就事事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他们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是极其不利的。根据我们实验初期了解,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的问卷是从如下方面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