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观沧海》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沧海》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017848967 2020/3/2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沧海》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沧海》教学设计何向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教学目标:1、在对景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感受《观沧海》雄浑壮丽的景象。2、把握诗人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3、感受虚实相生的诗歌创作手法。教学设想:1、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体味诗人创设的意境与其人生理想、人生境界之间的联系。2、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教学过程:课前预****解决生字词的形、音、义,了解曹操生平。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何:多么行:运行若:如同,像星汉:银河至:极志:理想一、导入1、关于诗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故一世之雄也”——苏轼在《赤壁赋》中称赞的是谁?曹操。由这句话你可以提炼出关于曹操的哪些信息?(1)酾酒:(酾:shi/shai 斟)嗜酒,性格豪爽。(2)横槊赋诗:(槊:shuò兵器)军事家(赤壁之战、官渡之战),诗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3)一世之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汉书》,政治家。(4)临江: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引出曹操和《观沧海》2、关于汉代乐府诗(1)之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一首古体诗《龟虽寿》,齐声背诵。其实这两首诗结尾一句均有“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这是乐府诗的特征之一,他们都出自汉代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这一句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相当于歌的副歌部分,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沈德潜指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曹操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遇上了什么事儿我们并不清楚,但诗歌是时事在诗人内心中的投影,看我们能否从手中的《观沧海》中窥探到1800多年前一代枭雄曹操的心潮澎湃和当时风云变幻的时事吧!二、整体感知1、听一生朗读《观沧海》,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找一找诗人抒发心情的诗句?没有直接抒情的诗句,全部是描写景物的句子。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说明我们只能通过诗人对景物的描写来分析其心境了,也说明本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全班齐读诗歌,你认为全诗是围绕哪个字来展开的?“观”字统领全诗,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3、在碣石山上,诗人都看到了些什么景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水:澹澹(荡漾)山岛:竦峙(高高耸立)树木:丛生草:丰茂(虽然已是秋天,山上却生机盎然)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日月、星汉:从“若”字看出,此处为虚景(想象、夸张、互文)。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概,也展示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怀。4、有了这些虚实相生的景物素材,请自由朗读诗歌,选择你最欣赏的两句,在脑海里把这两句中的景物缀连起来,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描述出来,并谈一谈你选择它的原因。(独立思考—小组综合意见—全班比试)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